嬴政不语,看向王翦和蒙武,二人人缓缓点头,认为可行。
见两员老将都没意见,嬴政不再犹豫,回到王位上振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决定了,李信为伐魏主帅,全力进攻大梁。杨端和为防守主帅,守住黄河,不让赵国一兵一卒过河。王绾,你来拟令,秋收完成后大军立即向新郑集结,准备出征。”
王绾道:“是,请问大王,咱们这次以何名义出师?”
嬴政没想过这些小事,摆摆手道:“你自己看着办,随便找一个理由。”
李斯道:“大王,不如以伐赵为由向魏借道,若其不肯,则咱们就以此为由出兵。”
嬴政想了想,说道:“行,就这么办。”
见大王交给自己的事李斯又来横插一杠,王绾心中不忿,说道:“那魏国要是同意了呢?”
李斯嗤笑:“魏国同意了咱们正好兵不血刃拿下大梁,这么简单的事还用下官教丞相大人?”
上次王绾说他不懂内政,这次李斯乘机反嘲回去。
王绾口舌如剑:“廷尉大人果然诡计多端,老夫受教。”
李斯正欲反唇相讥,嬴政道:“够了,就依廷尉之计,待大军集结后,派人向魏国借道,一但其反对,立即出击。”
众臣齐声道:“是,大王。”
下了朝,出得宫门,王贲一边扶父亲上车,一边迫不及待地问道:“适才朝上父亲为何不让孩儿争取主帅,孩儿在井陉被俘,正需一战来雪耻。”
王翦等王贲上车坐好,才慢悠悠地说道:“糊涂,你以为灭魏是那么简单的事?大梁城高池深,粮食充足,没有三西个月围城绝对打不下来。别看李信说的慷慨激昂,大梁城岂是宜阳能比,还要以私金加公赏激励士兵,简首痴心妄想。”
王贲愣了:“父亲的意思,大梁是攻不下来了?“
“大梁当然能攻下来,但这次,估计不能。“
“为何?咱们就算是围困,也能把他困死。“
“围困?可笑。就按最低围困三个月,你知道三个月能发生多少事吗?“
王贲心中一动,想起来父亲在井陉时的教导,闭眼靠着车架把现下的形势默默地在脑中想了一遍。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睁开眼问道:“父亲,您是不是担心赵楚等国会救魏?“
“总算聪明点儿了,楚国内乱刚过,朝局不稳,应该不会为魏国出头。放几个月之前,赵国也十九不会救魏。但现在赵迁主政,为父敢断定,他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咱们灭了魏国再去找他的麻烦,肯定会出来阻止“
“但是大王己经派了杨端和去守黄河,只要赵军过不了河,咱们不就可以安心攻打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