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登高观望,见魏军联营百里,旗甲鲜明,叹道:“拓跋嗣确是个人才。”
晚上,他独坐军帐,忽闻笛声幽咽。
出帐视之,见阿秀对月吹笛,曲调竟是慕容灵常奏的《北归》。
“哥哥,慕容姐姐若在,必能说动部分燕国旧部倒戈。”阿秀轻声道。
刘裕心中一动。
次日,他派死士携慕容灵信物潜入北岸。
又三日,两军隔河对峙。
拓跋嗣遣使挑战:“南朝无人耶?敢渡河一战否!”
刘裕应约,却不派军渡河作战。
数日后,魏军渐懈。
这夜风雨大作,刘裕忽召众将道:“天时己至,今夜渡河!”
胡藩谏道:“风雨浪急,恐有不便。”
“正因如此,敌必不防,我意己决!”刘裕斩钉截铁。
子时,北府军乘艨艟斗舰,冒雨强渡。
至中流,风浪愈狂,数舟倾覆。
正当危急,忽见北岸火起!
原来潜入的死士说动燕国旧部,举火为号。
拓跋嗣大惊,急派军镇压,却阵脚自乱。
北府军趁机登岸,抢占滩头。
黎明时分,两军会战于北岸。
魏军铁骑如山压来,北府军以车阵相抗。
恶战整日,血流成河。
刘裕亲率重骑突阵,七进七出,玄甲尽赤。
黄昏时分,柔然骑兵突然出现在侧翼!
北府军腹背受敌,阵线动摇。
危急关头,忽听北方号角长鸣!
一支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旗号竟是“崔”字!
“崔浩来也!”青州义军如天降神兵,首插柔然后阵。
原来刘裕早与崔浩约定:若见南岸三堆烽火,即来援手!
柔然军大乱。
拓跋嗣见势不妙,亲率御林军突围。
刘裕哪容他走?拍马首追。
二人在乱军中交手,拓跋嗣武力惊人,竟与刘裕战个平手。
正酣斗间,一箭飞来,正中拓跋嗣坐骑!
远处阿秀收弓大喝:“哥哥快追!”
刘裕趁机猛攻,终于一戟挑飞拓跋嗣头盔。
魏帝披发遁走,遗落玉玺一枚。
主帅逃窜,魏军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