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刚亮,董卓便又迫不及待地来到皇甫嵩大营,脸上挤出的笑容勉强而僵硬:“义真兄,歇息了一夜,将士们想必己恢复精力。你看,今日是否……”
皇甫嵩根本不等他说完,便面无表情地打断道:“广宗城防坚固,贼情未明,岂可贸然进兵?我部新至,需先仔细勘察地形,查探敌情。董中郎将若等不及,可自便。”说罢,竟不再理会脸色铁青的董卓,径首点起百余亲随精锐,出营绕着广宗城外围,仔细勘查起来。
董卓站在原地,看着皇甫嵩远去的身影,气得浑身发抖,真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却无可奈何。朝廷旨意模糊,未明确二人主从关系,以皇甫嵩的资历和刚刚建立的赫赫战功,根本不会将他这个新败之将放在眼里。强行动武?他手下这一万多残兵败将,恐怕还不是皇甫嵩那两万精锐的对手。
“哼!我们走!”董卓狠狠啐了一口,带着满腹怨气返回了自己营中。
皇甫嵩则带着朱明等人,沿着卢植当初构筑的营垒工事仔细查看。但见壕沟深阔,壁垒森严,各处防御点布置得极有章法,不由得连连点头,对身旁诸将叹道:“卢子干真乃大将之才!如此稳固营垒,步步为营,本是必胜之局。可惜,可惜啊!”言下之意,对董卓的败绩更是鄙夷到了极点。能将这等好局葬送,不是草包是什么?
朱明跟在后面,一边学习着这些冷兵器时代的攻城布阵知识,一边心中暗喜。皇甫嵩越谨慎,拖延的时间就越久,这正合他心意。他心心念念等着赵云尽快带张宁赶来,了却张角最后的心愿,也完成自己对张宁的承诺。
第三日,董卓再次前来,几乎是压着怒火,声音都变了调:“皇甫嵩!你还要勘察到几时?莫非是想等张角病死在城里,再去捡现成的功劳吗?”
皇甫嵩依旧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冷冷道:“董卓!用兵之道,岂同儿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帅要对麾下两万将士的性命负责!广宗城高池深,不将内外虚实探查清楚,绝不可轻动!你若想送死,尽管去,休要拉上我部将士!”
“好!好!好!”董卓连说三个好字,气得额头青筋暴跳,终于彻底撕破脸皮,指着皇甫嵩怒道,“皇甫老贼!既然你如此怯战,那就别怪董某不奉陪了!这广宗的硬骨头,留给你自己慢慢啃吧!我们走!”
说罢,董卓愤然转身,回到大营,即刻下令:拔营起寨,全军开拔,向下曲阳进军!
董卓的算盘打得很响:广宗有张角、张梁主力,确实难啃。但下曲阳由张宝镇守,兵力相对薄弱,正是一个“软柿子”。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洗刷耻辱,稳固地位,下曲阳无疑是最佳目标。至于广宗这个烂摊子,就留给傲慢的皇甫嵩自己去头疼吧!
看着董卓率领一万多兵马浩浩荡荡离开,卷起漫天烟尘,朱明的心里却像有猫爪在挠一样,难受至极!
自从抵达广宗附近,他脑海中那面只有自己能感知的“名将雷达”就几乎没停歇过,闪烁的光点密密麻麻!
广宗城内,代表着张角、张梁、何曼、何仪、程远志、邓茂等黄巾将领的光点或明或暗,预示着不同的状态和能力。
而更让朱明心跳加速、口水差点流下来的,是刚刚离开的董卓军中,那一连串璀璨耀眼的名字!
贾诩!毒士文和!算无遗策,乱世自保的顶级谋士!
徐荣!历史上曾大败曹操、孙坚的统帅之才!
华雄!勇冠三军的西凉猛将!
还有郭汜、李傕、牛辅、张济、樊稠……这些日后搅动风云的军阀头目,此刻都还是董卓麾下的将校!
“暴殄天物!真是暴殄天物啊!”朱明在心中哀嚎。董卓这厮,空有宝山而不自知,或者说根本不会用人。贾诩之谋,徐荣之略,华雄之勇,在他手下恐怕都难得重用。尤其是贾诩,此时想必还在董卓军中默默无闻,或者不得志吧?
眼睁睁看着这么多未来的一流人才跟着董卓这个“草包”走了,朱明岂能不急?他恨不得立刻带兵追上去,把贾诩、徐荣、华雄这几个最顶尖的“挖”过来。
但他不能。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必须忍耐,先处理好广宗这边的事情,尤其是与张角的会面。
“文和……徐荣……华雄……”朱明望着董卓大军消失的方向,默默记下了这些名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的。这乱世,岂能让你董卓独占了这些英才?”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躁动,将目光重新投回那座巍峨而沉默的广宗城。当务之急,是尽快与张角取得联系,并确保赵云能安全地将张宁带来。
一场风暴,似乎正在这诡异的平静下,悄然积聚。将帅离心,各怀鬼胎,广宗城的最终命运,也因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