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但说无妨。”将闾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扶苏道:“治粟内史一职关乎国库钱粮,民生根本,极为重要。少府少监杜周,勤恳踏实,精于算学格物,在少府任上颇有建树,格物院之事亦处理得当。此次李斯叛乱,格物院遇袭,他临危不惧,护住了重要图纸器物,可见其忠勇。由他升任治粟内史,总领钱粮农事,想来是合适的。”
将闾心中更是意外。
杜周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扶苏竟然主动推荐他担任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
这可是实权极重的位置。
他不动声色,等着扶苏继续说下去。
“再者,卫尉一职。”扶苏的目光变得锐利了些,“卫尉掌宫门禁军,卫戍京畿,责任重大。此次宫中遇刺,禁军之中竟有内应,足见其疏漏。章邯将军智勇双全,于平叛之中调度有方,战功卓著,且对殿下忠心耿耿。由他出任卫尉整肃宫禁,必能确保宫城万无一失,父皇与殿下的安危,也能多一重保障。”
将闾彻底怔住了。
扶苏推荐杜周,可以说是看重其能力。
但推荐章邯担任卫尉,这几乎是将整个咸阳宫的防卫核心交到了他将闾心腹的手里。
章邯本就是他最信任的武将,由章邯掌控卫尉军,那他在咸阳的根基将更加稳固。
扶苏……
将闾仔细观察着扶苏的神情。
扶苏面色坦然,眼神诚恳,他完全是出于公心。
“长兄……”将闾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扶苏笑了笑,笑容有些温和,也有些无奈:“九弟不必多虑。如今大秦内忧外患,正是你我兄弟同心协力,辅佐父皇,共渡难关之时。用人唯才,唯忠而已。杜周有才干,章邯将军有忠勇,他们能胜任其职,于国有利,我自然会举荐。”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其他空缺,可从现有官吏中择优拔擢,或如今日朝上博士所言,于稷下学宫之中选拔考核,慢慢补充。但治粟内史和卫尉这两个位置,最为关键,需尽快定下得力人选。”
将闾看着眼前的兄长,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直以为扶苏是典型的儒生,或许有些迂腐,或许有些软弱。
但此刻扶苏展现出的气度和政治眼光,却让他刮目相看。
他没有趁机安插自己的人,反而主动举荐将闾的心腹,这胸襟开阔到了极点。
他已经完全认可了将闾的能力和地位,愿意全力辅佐。
无论是哪种可能,对将闾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长兄深谋远虑,所荐人选,甚合我意。”将闾站起身,对着扶苏郑重地拱了拱手,“便依长兄所言。”
扶苏也站起身,回了一礼:“国事艰难,九弟肩上担子沉重,为兄自当尽力分忧。”
两人相视片刻,许多话不必言明,却已了然于心。
将闾告辞离开,走在清冷的宫道上,心情却比来时轻松了不少。
有扶苏的支持,至少在朝堂之上,他能省去不少麻烦。
至于左丞相那个位置……空着就空着吧。
将闾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也好,省得一群人盯着那个位置流口水,闹心。
现在,他可以更专注于处理那些真正棘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