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迷途与往事的低语
乱石涧,其名不虚传。
一踏入这片地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巨大的、形态狰狞的石灰岩嶙峋突起,如同远古巨兽的骸骨,杂乱无章地堆积、挤压在一起,形成无数幽深曲折的缝隙和看不到顶的峭壁。脚下不再是泥土,而是破碎的碎石和光滑的岩板,行走其上,稍有不慎便会滑倒甚至跌入深不见底的岩缝。植被稀少,只有些顽强的苔藓和低矮的灌木附着在岩石表面,更添几分荒凉死寂。
队伍一进入这里,速度立刻变得如同蜗牛。抬担架的战士们需要前后照应,小心翼翼地选择下脚的地方,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伤员们的痛苦呻吟在狭窄的岩壁间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王雷带着两名战士在前方奋力开路。他们用刺刀砍断碍事的藤蔓,用绳索辅助攀爬陡坎,并尽可能地用碎石和泥土掩盖身后队伍留下的痕迹。但在这片几乎全是石头的地方,想要完全抹去踪迹难如登天。
“政委,这鬼地方…根本没法走啊!”一名战士喘着粗气,看着前方几乎垂首的岩壁,绝望地说。
“走不了也得走!”周斌语气坚决,但眉头紧锁。他抬头望了望被岩壁切割成狭窄一线的天空,心中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选择这里实属无奈,但能否真正摆脱敌人,他也没有把握。
赵立帆紧跟在担架旁,一只手几乎始终扶着担架边缘,以防颠簸过甚。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李峻身上。磺胺注射后,李峻的体温似乎没有再攀升到之前那种可怕的高度,但依旧持续低烧。最让他心惊的是,之前发现的伤口周围那青黑色的纹路,似乎真的变得更加清晰,并且有向上蔓延的趋势,己经越过了锁骨!
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这说明内部的损伤仍在持续进行。磺胺,只是暂时挡住了大门,而院内的火灾远未扑灭。
更让他不安的是,李峻开始出现新的症状。他的嘴唇和指甲床,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淡淡的青紫色。赵立帆的心猛地一沉——这是缺氧的表现!是肺部可能受到辐射影响,或者心脏功能受损的征兆!
“慢一点!稳一点!”赵立帆忍不住对抬担架的战士喊道,声音带着一丝恐慌。剧烈的活动和海拔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加重李峻的缺氧。
队伍在迷宫般的巨石阵中艰难前行了一个多时辰,几乎是在原地打转,体力消耗巨大,却并没有走出多远。
“不行,得找个地方歇歇,辨认一下方向。”周斌看着疲惫不堪、几乎到达极限的队伍,不得不下令暂停。
他们在一处相对宽阔、由三块巨岩天然形成的浅洞下停了下来。人们瘫倒在地,大口喘着气,拿出所剩无几的水壶,小口抿着水。
王雷派出两名战士攀上附近最高的岩石瞭望警戒。他则拖着伤腿,走到周斌和赵立帆身边,脸色凝重:“政委,老赵,这样不行。这地方像个迷宫,瞎转悠不是办法,迟早被鬼子瓮中捉鳖。得找个熟悉地形的人带路。”
他的话提醒了周斌。队伍里确实有几个本地战士,但都不是大磨盘山最核心区域的人。周斌的目光扫过队伍,最终落在一个约莫西十多岁、平时沉默寡言的老兵身上。他记得他姓冯,好像是山西那边过来的,参军前是个…石匠?
“老冯!”周斌喊道。
那姓冯的老兵愣了一下,连忙走过来:“政委,你叫我?”
“老冯,我记得你以前是干石匠的?走南闯北,认不认得这种石灰岩地形?有没有啥辨认方向的说法?”周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道。
老冯黝黑的脸上皱纹深刻,他抬头看了看西周嶙峋古怪的岩石,又蹲下身摸了摸脚下的石头,沉吟了片刻,说道:“政委,这种地方,俺们叫它‘迷魂阵’。看太阳、看树都不太管用。不过…老辈石匠有点土法子。”
他指着岩石上的苔藓:“一般来说,苔藓厚的那面,多半朝北阴湿。”又指着一些岩缝,“看水流冲刷的痕迹,虽然现在没水,但能看出以前水往哪流,跟着水走,说不定能找到下山的路或者水源。最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得避开那些看起来太‘干净’、一点苔藓都没有的石头,还有那些味道奇怪的洞,老话说那种地方‘不养人’,可能有瘴气或者…别的啥不好的东西。”
他的话虽然带着浓重的民间色彩,但却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基于经验的观察方法。周斌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好!老冯,从现在起,你负责辨认方向!王雷,你带人开路,听老冯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