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异常惨烈。赵充国的部队陷入匈奴最精锐的"金帐骑兵"包围,伤亡过半。
危急关头,他发现了单于的大旗。
"擒贼先擒王!"赵充国高举"断水"宝刀大喊道,"随我来!"
他率领亲兵队如尖刀般首插单于本阵。匈奴护卫拼死抵抗,赵充国身上又添数道伤口,但他冲锋的步伐丝毫不停。眼看距离单于只有百步之遥,一支冷箭突然射中他的左肩。
赵充国闷哼一声,咬牙折断箭杆,继续冲锋。单于见势不妙,在亲卫保护下仓皇撤退。匈奴军见大旗后退,顿时军心涣散,溃不成军。
汉军大获全胜,斩首万余,俘获匈奴贵族、将领数百人。单于仅率少数亲信逃脱,漠北从此再无王庭。
战后清点,赵充国的两千轻骑只剩不到五百人,个个带伤。霍去病亲自来看望他,见他满身绷带还在指挥善后,既心疼又敬佩道:"你小子不要命了?"
赵充国咧嘴一笑,牵动伤口又疼得首抽气:"将军说过。。。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霍去病大笑,随即正色道:"此战你居首功。回朝后,我定向陛下保举你为列侯!"
一个月后,大军凯旋回朝。长安城外,汉武帝亲率文武百官迎接。霍去病金甲红袍,走在最前;赵充国因伤势未愈,乘车紧随其后。
未央宫庆功宴上,汉武帝亲自为霍去病、赵充国斟酒,满朝文武无不艳羡。赵充国注意到,丞相公孙贺虽然表面恭贺,眼中却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两日后正式封赏时,情况突变。霍去病加封食邑五千户,赐金银珍宝无数;而赵充国仅得了个"关内侯"的虚衔,实际封赏远不及战功。
又过了五日,突然有御史弹劾赵充国"擅改军制"、"僭越职权",甚至诬陷他在漠北之战中"不听号令,擅自行动"。
朝堂上,赵充国面对莫须有的指控,据理力争:"臣所用新式阵法、装备,皆经霍将军首肯;漠北行动,更是严格按计划执行。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军法!"
霍去病也出列力证道:"赵充国忠心为国,战功赫赫。此番若无他奇袭王庭,我军难获全胜。请陛下明鉴!"
汉武帝沉吟良久,最终判决道:"赵充国功过相抵,免去护羌将军之职,保留关内侯爵位,归家反省。"
这明显是迫于丞相压力的折中之举。赵充国叩首领旨,心中却如明镜——公孙贺忌惮他功高震主,必欲除之而后快。
离宫时,霍去病追上来,面色铁青道:"充国,我。。。"
赵充国反而安慰他道:"将军不必自责。朝堂之事,非武力可解。"
霍去病咬牙道:"你放心,我定会向陛下澄清。你先回府养伤,待我。。。"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竟咳出一口鲜血。赵充国大惊,急忙扶住他道:"将军!你怎么了?"
霍去病摆摆手道:"旧伤复发。。。不碍事。。。"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赵充国强行将霍去病送回府邸,召来太医。诊断结果令人心惊:漠北恶劣环境和连年征战己严重损害了霍去病的健康,若不静养,恐有性命之忧。
"必须告诉陛下!"赵充国急道。
霍去病却拉住他道:"不可。。。正值多事之秋。。。若陛下知我病重。。。"
赵充国明白他的顾虑——霍去病是汉军支柱,若他病重的消息传出,匈奴必会趁机犯边。
"那我留下照顾将军。"赵充国坚定地道。
霍去病摇头道:"你刚被贬,若滞留我府,更授人以柄。"他勉强笑了笑,"回去吧。。。我自有医师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