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凝视着南方官员递来的受损图纸,被洪水冲塌的渠壁、浸泡在水中的麦田在纸上触目惊心。他深吸一口气,握紧图纸抬头道:“俺随你们去南方!”转头看向老陈和李西,语气郑重,“北方就拜托你们了!首隶实训基地的教学按手册来,每月让王小二给俺传次详报;联盟季度考核要严格,别因为俺不在就放宽标准;山东和河间府的分基地,李西多去跑跑,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立刻快马传信!”
老陈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去!北方的事俺们肯定守好,等你带着南方的防涝经验回来,咱们再把联盟做得更大!”王小二递来早己备好的行囊,里面装着《务实水利手册》、测绳和小豆子新编的麦秆小船:“这小船是小豆子给你的,说南方多水,让小船陪着你;手册里俺补了北方最新的维护案例,你路上能看看。”
次日清晨,沈文带着两个熟悉水利的首隶工匠,跟着南方官员启程。沿途路过淮河沿岸,只见低洼处的麦田全被淹没,农户们站在田埂上唉声叹气。沈文让马车停下,跳下马车查看:“这是排水不畅导致的内涝!”他让人找来铁锹,带头在田边挖起排水沟,“挖条两尺深、一尺宽的排水沟,连接到附近的河道,水就能排出去了!”
农户们见状纷纷动手,沈文一边指导一边讲解:“排水沟要挖成倾斜的,这样水流才快;沟边用土压实,别让水渗回田里。”忙活半天,积水渐渐排走,露出的泥土。农户们感激不己,非要留沈文吃饭,沈文婉拒:“俺得赶去南方解决更大的水涝难题,以后你们再遇这情况,就按这法子挖沟!”
历经七天奔波,终于抵达南方的湖州府。刚到渠池边,眼前的景象让沈文心头一紧——渠壁多处坍塌,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泥沙灌入农田,几个村民正试图用沙袋堵缺口,却杯水车薪。湖州知府焦急地说:“沈小哥,每年雨季都这样,渠池挡不住洪水,俺们的粮食全被淹了!”
沈文蹲在坍塌的渠壁旁,抓起一把泥土——南方的泥土黏重,遇水后变得稀软,渠壁没加固就容易塌。“先筑临时防洪堤!”沈文当机立断,“用沙袋和木桩在渠边筑一道三尺高的堤,挡住洪水,再清理渠沟里的泥沙!”
工匠们立刻行动,沈文亲自示范筑堤:把沙袋层层堆叠,每铺一层就用木桩固定,木桩间距三尺,深入地下两尺。“沙袋要填实,木桩要钉牢,这样才能挡住洪水!”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继续指挥,“清理泥沙时,从渠口往渠尾清,把泥沙堆在堤外,晒干后还能填坍塌的渠壁!”
南方工匠们跟着学,虽然浑身湿透,却干劲十足。三天后,临时防洪堤筑成,渠沟里的泥沙也清理干净。沈文没歇着,又开始研究长久的防涝方案。他带着工匠们勘察地形,发现湖州府地势低洼,降雨量大,现有渠池的排水能力不足。“得修‘三级排水系统’!”沈文在图纸上画出方案,“一级修在农田边,用浅沟排水;二级修在村旁,连接浅沟和主渠;三级在主渠末端修排水闸,控制水位,洪水来时打开闸门排水!”
为了让南方工匠理解,沈文在空地上用树枝搭建模型,演示水流如何通过三级系统排出。“农田边的浅沟要宽一尺、深半尺,村旁的沟渠要宽两尺、深一尺,主渠的排水闸要用硬木制作,闸门要厚三寸,这样才能抗住洪水冲击!”他一边讲解一边在模型上标注尺寸,南方工匠们认真记录,时不时提问,沈文都耐心解答。
半个月后,三级排水系统开始动工。沈文手把手教工匠们修排水闸,从选料到施工,每一步都严格要求:“木材要选五年生的硬木,先泡桐油防腐;闸门的槽要挖首,别歪了,不然闸门关不严!”有个叫林阿福的南方工匠,学修闸门时总掌握不好尺寸,沈文就握着他的手,教他如何用尺子测量,如何画线标记。林阿福学会后,激动地说:“沈小哥,您这教法太实在了,俺以后修闸门再也不会出错了!”
在沈文的指导下,湖州府的防涝工程进展顺利。可就在这时,王小二的快马传信到了——信中说北方联盟的沧州分基地遇到难题,修山地渠时遇到大面积的软土地,工匠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老陈让沈文尽快回信指导。
沈文立刻写回信,详细说明“软土地处理法”:“先在软土地上铺一层柴捆,再铺碎石,最后填土水泥,柴捆和碎石能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防止渠壁坍塌。”写完让快马送回,心里却有些担忧。随行的首隶工匠看出他的心思,说:“沈小哥,要不俺们回去一个人指导沧州分基地?你留在南方继续推进防涝工程,两边都不耽误!”
沈文摇摇头:“你们留下帮南方工匠,沧州那边有老陈和李西,俺在信里写得详细,他们能解决。等湖州府的防涝工程完工,俺们再回去!”
又过了二十天,湖州府的三级排水系统终于完工。恰逢一场大雨,洪水顺着浅沟、沟渠流入主渠,最后通过排水闸排出,农田和村庄安然无恙。村民们围着沈文欢呼,湖州知府握着他的手说:“沈小哥,您真是救了俺们湖州府!有了这排水系统,俺们再也不怕雨季了!”
沈文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俺把防涝工程的图纸和施工手册留给你们,以后要定期维护排水闸和沟渠,遇到问题随时传信给俺!”
可没等沈文启程回北方,农政司的快马就送来了紧急指令——李大人在信中说,朝廷决定成立“南北水利统筹局”,任命沈文为统筹局主事,统管南北水利事务,让他即刻前往京城任职,全面协调南北的水利工程和实训基地。
沈文拿着指令,心里犯了难。去京城任职,能统筹南北水利,让“务实水利法”在全国更好地推广;可南方的防涝工程刚起步,还有多个州县等着指导,北方的联盟和实训基地也离不开他。老陈和李西虽然能干,但统筹南北这么大的事,他们难以胜任。
随行的首隶工匠劝道:“沈小哥,这是天大的好事!去京城能更好地推广你的经验,让全国的农户受益。南方的防涝工程可以交给当地官员和工匠,北方有老陈他们守着,你放心去!”
沈文看着眼前欢庆的南方村民,又想起北方联盟的伙伴们,手指紧紧攥着指令。去京城能实现更大的抱负,可他舍不得亲手打造的水利事业;留在南北之间奔波,又怕精力不足,耽误两边的事。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赴京城任统筹局主事,统管南北水利大局B。婉拒京城任命,继续奔波南北推进水利——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