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给批假就好说,舒苑连忙致谢,并保证:“我一定会通过考试,绝对不给班级拖后腿。”
她也并不是完全不来上课,比如期末复习画重点的时候,比如知名教授的课对她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时候,再说发的教材她都会看,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从学校走出来,舒苑心情舒畅,想要拿文凭太难了,她通过积极争取,终于能够以最轻松的方式拿文凭。
——
下午,照相馆,舒苑他们开始打扫卫生,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
地板一尘不染,玻璃窗明几净,接待室就是门面,所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有顾客休息区,干净明亮,给顾客穿的服装都清洗过,干净整洁。
“咱们能评上三级照相馆吧。”王有才拿着干净抹布,边擦拭墙上挂的样片边说。
明天饮食服务公司的人就会来进行评级考核,考核成功的话,大部分照片的价格都可以上调。
舒苑正在擦茶几桌角,很有信心:“咱们都根据评级标准对照过了,没问题,肯定能评上。”
第二天上午,考核员如约而至,手里拿了打分表,一项项打分,本来避着他们不让看,不过考核员觉得他们店一定能通过,把评分表给他们看了,说:“等着吧,能过,没问题。”
半个月后,照相馆如愿评上了三级馆,当然要热烈庆祝,照相馆出钱,他们去国营饭店吃了顿大餐,每个人
现在照相馆业务量稳定,在人民照相馆的重压之下顽强生存,还活得挺好,眼看赵师傅的手跟腿休养的差不多能回店里上班,舒苑在考虑换工作,不想继续在照相馆干,她心仪的单位是杂志社。
她需要能提供更多拍摄机会的平台,而不是在简陋的拍摄室里按部就班地给每个人拍摄差不多的照片。
现在拍的照片除了人不同,她感觉没啥差别,需要技术,但不需要啥创意。
要是能进杂志社的话,她有机会拍摄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
——
再去老宅蹭饭,陈娴比舒苑到得早,就在三进院等她,等母子俩一进院,陈娴就大声招呼她:“嫂子,王小莱的照片登上大众艺术杂志啦。”
舒苑赶紧把自行车停好,接过杂志,封面上就是王小莱在喷泉处淋水的照片,“怎么登上的?”舒苑问。
“自己投稿,她都高兴坏了,她以前还没有刊登出来的照片呢,还是你的照片拍得好,要不是你给她拍,她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照片,还拿了五块钱稿费呢,她不少同学想找你拍。”陈娴说,她替她的朋友高兴。
彩色铜版纸封面,舒苑都觉得照片好看。
“你要是没相机用我再给你借,我跟那些人都是朋友,就是不认识互相帮忙也认识了,三哥咋还不给你买相机呢。”陈娴问。
舒苑连忙推拒:“相机就借这一次就行了,我可不想再借,艺术照先不拍了,你三哥倒是想给买相机,就是我觉得太贵,买个好相机成本都不知道啥时候能收回来,说不定我会买个箱式相机,我再想想。”
小满拿着杂志,眼睛睁得老大,妈妈真厉害,拍得照片都能登上杂志了。
舒苑立刻拿出相机,把杂志放地上,翻拍了下封面。
拍完后,看向翻杂志的小孩,她说:“小满,这还是妈妈拍得照片第一次登上杂志。”
小满想了想说:“妈妈可以自己投稿啊,肯定有更多的照片能登杂志。”
陈娴说:“对,你自己也可以投稿。”
舒苑笑着说:“我以前都没往这方面想。”
“小满,把杂志拿进来给太爷爷看看。”陈甫谧在屋里招呼。
小满赶紧迈着小腿往屋里跑,骄傲地指着封面上的照片说是妈妈拍的,“你妈需要好相机啊,你爸不给买?太爷爷给买。”陈甫谧说。
小满赶紧说:“相机太贵,不管是谁买她都舍不得钱,她参加了摄影大赛,奖品就是好相机,我妈拍得照片那么好,说不定能获奖呢。”
陈甫谧把杂志举起来,看上面的照片,说:“指望比赛获奖得相机,那多难啊。”
小满鼓着腮帮子,认真地回答:“我妈说参加的比赛多了,总能够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