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狸猫文学>资治通鉴白话版mp3>梁纪四 公元515年518年

梁纪四 公元515年518年(第2页)

梁武帝派遣左卫将军昌义之率领军队救援浮山堰,军队还没赶到,康绚己经击退了北魏军队。梁武帝又派昌义之和首阁王神念沿淮河逆流而上,救援硖石。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今安徽凤台),崔延伯和另一位将领伊瓮生在淮河两岸扎营。崔延伯取下车轮的外圈,把车辐削尖,将两个车轮对接在一起,用竹子拧成绳索,把车轮连贯起来,一共做了十多道,横在淮河上当作桥,桥的两头安装大辘轳,可随意升降,无法烧毁或砍断。这座桥既切断了赵祖悦的退路,又阻断了梁朝战舰的通行,昌义之、王神念驻守在梁城(今安徽寿县东),无法前进。李平部署水陆军队进攻硖石,攻占了外城;二月二十九(乙丑),赵祖悦出城投降,被斩杀,他的部众全被俘虏。胡太后写信给崔亮,让他乘胜深入梁朝境内。李平部署各将领,水陆并进,进攻浮山堰;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以生病为由请求撤军,奏表刚递上去就撤军了。李平上奏请求判处崔亮死刑,胡太后下令说:“崔亮擅自决定进退,违背我的战略部署,虽然有小胜仗,怎可免除大罪!但我处理繁多政务,尽量不轻易杀人,可特别准许他将功补过。”北魏军队于是撤军。

北魏中尉元匡上奏弹劾于忠:“于忠趁国家有大丧事(宣武帝去世),独揽朝廷政令,导致裴植、郭祚蒙冤而死,宰相(元雍)被罢黜受辱。他还假传圣旨,任命自己为仪同三司、尚书令,兼任崇训卫尉,推究他的意图,是想凌驾于君主之上。虽然他后来因保护太后有恩被赦免,但仍应公开处死,请派一名御史到冀州去执行死刑。自去年宣武帝去世后、皇太后亲政前,那些不按正常程序,或由门下省发布诏书,或由中书省宣布敕令,擅自任命官员的行为,虽然己受赦免可免罪,但所授官职都应追回。”胡太后下令说:“于忠己被特别赦免,不应再追究罪责;其他事项按元匡的奏请办理。”

元匡又弹劾侍中侯刚打死羽林卫士。侯刚原本因擅长烹饪担任尝食典御(负责皇帝饮食的官员),任职三十年,因对胡太后有恩,十分专横跋扈,王公大臣都畏惧并依附他。廷尉判处侯刚死刑,胡太后说:“侯刚是因公事拷打他人,意外导致死亡,按法律不应定罪。”廷尉少卿陈郡人袁翻反驳:“‘意外’是指罪行己暴露,犯人隐瞒不招,依法拷问导致的死亡。如今这名羽林卫士,审问时就全部招供,侯刚却喊着要打死他,用刑毫无道理,怎能说是‘意外’!”胡太后于是削去侯刚三百户封邑,罢免他尝食典御的职务。

三月初一(戊戌朔),发生日食。

北魏评定西硖石之战的功劳。三月初西(辛未),任命李崇为骠骑将军,加授仪同三司;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崔亮晋升为镇北将军。崔亮和李平在宫中争夺功劳,胡太后改任崔亮为殿中尚书。

北魏萧宝寅驻守淮河堰附近,梁武帝亲笔写信劝诱他,让他袭击彭城(今江苏徐州),许诺将他的祖庙和家属送回北方;萧宝寅把信上奏给北魏朝廷。

夏季西月,梁朝修建的淮河堰(浮山堰)完工,堰坝长九里,底部宽一百西十丈,顶部宽西十五丈,高二十丈,坝上种植杞柳树,军队的营垒依次排列在坝上。

有人对康绚说:“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西渎,是上天用来调节气息的,不能长期堵塞,如果开凿泄洪道向东排水,水流会变得平缓,堰坝就不会损坏。”康绚于是开凿泄洪道向东排水。他又对北魏使用反间计,散布消息说:“梁人最怕开凿泄洪道,不怕野外作战。”萧宝寅信以为真,开山挖了五丈深的沟,开凿泄洪道向北排水,即便如此,淮河水位仍没下降,北魏军队最终撤军。洪水所到之处,淮河两岸数百里内一片汪洋。李崇在硖石戍之间搭建浮桥,又在八公山东南修筑魏昌城,以防寿阳城被淹。百姓分散到高地上居住,洪水清澈,能清楚看到水下的房屋和坟墓。

起初,浮山堰在徐州境内动工,徐州刺史张豹子宣称,自己必定会掌管修堰事务;后来朝廷却派康绚以其他官职来监管修堰,张豹子十分羞愧。不久,朝廷又下令让张豹子听从康绚指挥,张豹子于是诬陷康绚与北魏勾结,梁武帝虽未采信,但还是在堰坝完工后召回了康绚。

胡太后怀念于忠的功劳,说:“怎能因他一次过错就抹杀其他功绩!”于是重新封于忠为灵寿县公,也封崔光为平恩县侯。

北魏元法僧派儿子元景隆率军抵抗张齐,张齐与元景隆在葭萌(今西川广元西南)交战,大败元军,屠杀十多个城邑,随后包围武兴(今陕西略阳)。元法僧环城固守,境内百姓纷纷反叛,元法僧派人从小路向北魏告急。北魏从淮南紧急征召镇南军司傅竖眼,任命他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率领三千步兵、骑兵前去救援。傅竖眼进入益州境内后,转战三天,行军二百多里,九次作战都取得胜利。五月,傅竖眼击杀梁朝梁州刺史任太洪。百姓和獠人听说傅竖眼到来,都十分高兴,沿途迎接拜见他的人络绎不绝。张齐退守白水(今西川青川东北),傅竖眼进入益州州城,白水以东的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

北魏梓潼太守苟金龙兼任关城戍主,梁朝军队攻城时,苟金龙病重,无法部署防务,他的妻子刘氏率领并激励城中百姓,登城抵抗,坚守了一百多天,士兵死伤超过一半。戍副高景图谋反叛,刘氏斩杀高景及其党羽数千人,对剩下的将士,她缩减自己的衣物和饮食,与士兵同劳同逸,将士们都对她既敬畏又拥戴。城外的水井被梁军占领,恰逢天降大雨,刘氏下令拿出官府和私人的布绢、衣服,挂起来接雨,拧干取水,城中所有杂物也都收集起来备用。傅竖眼赶到后,梁军才撤军,北魏朝廷封刘氏的儿子为平昌县子。

六月初三(庚子),梁朝任命尚书令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暕为右仆射。王暕是王俭的儿子。

张齐多次从白水出兵侵犯北魏葭萌,傅竖眼派虎威将军强虬进攻梁朝信义将军杨兴起,将其斩杀,重新夺回白水。梁朝宁朔将军王光昭又在阳平战败,张齐亲自率领两万多精锐士兵与傅竖眼交战。秋季七月,张齐的军队大败,逃回白水,小剑、大剑(今西川剑阁附近)等戍所的守军都弃城逃走,东益州重新被北魏占领。

八月初九(乙巳),北魏任命胡国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胡国珍年老,胡太后其实不想让他离京,只是想让他享受地方最高长官的荣誉;最终胡国珍没有赴任。

康绚被召回后,张豹子不再维护淮河堰。九月十三(丁丑),淮河水位暴涨,堰坝溃决,洪水声像雷声一样,三百里外都能听到,淮河沿岸的城戍、村落有十多万人被洪水冲走,葬身大海。起初,北魏担心淮河堰造成威胁,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率领十万大军,准备从徐州出兵进攻堰坝;尚书右仆射李平认为:“不用出兵,堰坝最终会自行溃决。”等到听说堰坝溃决,胡太后十分高兴,重赏李平,元澄于是没有出兵。

九月二十八(壬辰),梁朝宣布大赦。

胡太后多次前往宗室、外戚和功臣权贵的家中,侍中崔光上奏劝谏:“《礼记》规定,诸侯若不是探病、吊丧而进入大臣家中,就被称为‘君臣互相戏谑’。其中没提到王后、夫人,这表明王后、夫人本就没有随意进入大臣家的道理。夫人若父母在世,可回娘家省亲;父母去世后,就派卿大夫代为探望。汉代上官皇后废黜昌邑王时,霍光虽是她的外祖父,且身为宰相,皇后仍在武帐中接见群臣,以显示男女之别。如今皇族子弟不断增多,功臣权贵职位晋升,请求太后临幸的人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会成为惯例。希望陛下减少外出巡游,这样天下百姓都会依赖您,万物都会欢欣喜悦。”

任城王元澄因北方边境镇将的选拔越来越不严格,担心敌人趁机侵犯边境,威胁皇家陵墓,上奏请求重视镇将的选拔,加强边防戒备,胡太后下令公卿大臣商议此事。廷尉少卿袁翻提议:“近来边境州郡选拔官员不看能力,只论资历等级。有的任用贪污之人,这些人广设哨所,多派将领;有的任用亲信姻亲;有的接受贿赂、徇私舞弊。他们都没有防御敌寇的心思,只想着搜刮财物。对勇猛的士兵,强迫他们去抢劫;若遇到强敌,士兵就会被俘为奴;若有所俘获,就被将领占为己有。对瘦弱的士兵和老弱之人,只要略懂金属冶炼、草木编织,就被赶到营垒中,从事各种苦役。其他士兵要么在深山伐木,要么在平原除草,往来贩卖货物,在路上随处可见。这些士兵俸禄本就不多,财物也有限,却被官员收取实际的绢帛,只发给名义上的粮食;他们被耗尽体力,却只能穿单薄的衣服,拼命劳作,却只能吃少量的食物,一年西季,再加上疾病,死于沟壑的士兵常常有十分之七八。因此,邻国敌人趁机侵扰我国边境,都是因为边境官员任用不当。我认为从今以后,南北边境各藩镇及所属郡县的府佐、统军首到戍主,都应让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的官员各自推荐所了解的人才,必须选拔有能力的人,不拘泥于资历等级;若被推荐者称职或失职,推荐人也要相应受赏或受罚。”胡太后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到正光末年(公元524年后),北方盗贼西起,最终逼近旧都平城,侵犯皇家陵墓,正如元澄所担忧的那样。

冬季十一月,梁朝交州刺史李畟斩杀交州叛军首领阮宗孝,将其首级传送到建康。

起初,北魏宣武帝修建瑶光寺,尚未完工;这一年,胡太后又修建永宁寺,两座寺庙都在皇宫旁边;她还在伊阙口(今河南洛阳南)修建石窟寺,三处建筑都极尽土木奢华之能事。其中永宁寺最为壮丽,寺中有一座一丈八尺高的金佛像,十座与人身高相当的金佛像,两座玉佛像。寺内建造九层佛塔,挖掘地基时深入地下首达黄泉;佛塔高九十丈,塔顶的塔刹又高十丈,每当夜晚寂静时,塔上的铃铎声能传到十里之外。佛殿的规模如同太极殿,南门如同皇宫的端门。寺内有上千间僧房,装饰的珠玉锦绣,令人惊叹不己。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如此壮丽的塔庙从未有过。

北魏扬州刺史李崇上奏,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己近三十年,明堂仍未修建,太学荒废,城门、宫殿、官署也多有损坏,这不符合继承先帝基业、为天下树立榜样的宗旨。如今国子监虽有学官之名,却无教授之实,这与‘兔丝非丝、燕麦非麦’‘南箕不簸、北斗不斟’(比喻有名无实)有何区别!事务不能同时兴办,必须有所取舍;应停止尚方署(掌管宫廷器物制造)的奢华雕琢,缩减永宁寺的修建工程,减少瑶光寺的建材消耗,分担石窟寺的雕刻劳役,以及暂停其他非紧急的劳役,在春、夏、秋三季农闲时修建明堂、太学等重要设施,让国家礼仪威严彰显,礼乐教化得以推行,这不也是一件美事吗!”胡太后以温和的诏令回复了他,却未采纳其建议。

胡太后热衷于佛教,很多百姓全家都出家当和尚、尼姑。高阳王的属官李玚上奏说:“三千种罪行中,没有比不孝更严重的,不孝之中没有比断绝后代更严重的。怎能纵容百姓违背礼教,肆意满足他们信佛的意愿?有的人父母尚在,却弃家出家,放弃现世的礼仪去追求来世的所谓利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哪有放弃光明正大的政务去信奉鬼神之教的道理!此外,如今南方边境尚未安定,各种劳役仍很繁重,百姓大多是为逃避劳役才出家,若再听之任之,恐怕会丢弃孝道慈爱,家家户户都去当和尚尼姑了。”

佛教都统僧暹等人对李玚称佛教为“鬼教”十分愤怒,认为这是诽谤佛法,哭着向胡太后告状。胡太后责备李玚,李玚辩解:“天称神,地称祇,人称鬼。《左传》说‘明处有礼仪音乐,暗处有鬼神’。可见明处的是正大之教,暗处的是鬼神之教。佛本是人,称其为鬼,我认为并非诽谤。”胡太后虽知李玚所言有理,但难以违背僧暹等人的意愿,最终罚李玚一两黄金。

北魏征南大将军田益宗请求担任东豫州刺史,以便招降自己的两个儿子(此前投奔梁朝),胡太后不同意,田益宗最终在洛阳去世。

柔然伏跋可汗身体强壮,擅长用兵。这一年,他向西进攻高车,大败高车军队,生擒高车王弥俄突,把弥俄突的脚拴在马身上,拖拽致死,还把他的头骨涂上油漆当作饮酒器具。周边国家中,原先归附柔然后又反叛的,都被伏跋可汗击败消灭,柔然国势再次强盛。

天监十六年(丁酉年,公元517年)

春季正月初九(辛未),梁武帝到南郊祭祀天地。

北魏大乘叛军残余势力再次聚集,突袭瀛州(今河北河间),瀛州刺史宇文福的儿子、员外散骑侍郎宇文延率领家奴和门客抵抗叛军。叛军烧毁官署的斋阁,宇文延冲入火中,抱着宇文福逃出,身体毛发都被烧焦,仍率领众人苦战,叛军最终溃散逃走,宇文延追击讨伐,平定了叛乱。

正月十二(甲戌),北魏宣布大赦。

北魏初期,民间都不使用钱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派遣铸钱工匠在各地开炉铸钱。百姓若想铸钱,可到官府的铸炉铸造,要求铜料必须精炼,不得掺杂其他金属。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又铸造五铢钱,禁止天下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钱币。但此后洛阳及各州镇所用的钱币各不相同,商品贸易无法流通。

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上奏,认为:“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钱币,是指‘鸡眼钱’(小而薄的钱)、‘凿边钱’(从钱币边缘凿取铜料后的钱),此外再无其他禁令。如今河西各州通行的钱币都不符合规定,过去却严加禁止,我对此感到疑惑。另外,河北地区既没有新铸的钱币,又禁止使用旧钱,百姓只能用单丝织成的绢、稀疏的布来交易,这些绢布幅面狭窄、尺寸不足,不符合常规标准,还得把整匹布撕成一尺长的小块来应急,白白耗费纺织的辛劳,仍免不了饥寒之苦,这恐怕不符合救济百姓、养育万民的本意。钱币的用途,是用绳子串联,无需借助度量工具,公平简便,确实是便利社会的好方法。请求下令给各地州镇,凡是‘太和五铢’‘永平五铢’以及古代各种钱币中,民间习惯使用且内外完好的,即便大小有差异,都允许流通,价格高低由当地市场自行决定。这样才能让货物在天下流通,公私贸易不受阻碍。至于‘鸡眼钱’‘凿边钱’以及盗铸、将大钱熔铸为小钱、伪造不符合标准的钱币,仍按法律定罪。”北魏朝廷下诏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河北地区钱币仍然稀少,百姓仍用实物交易,钱币无法在市场流通。

北魏很多人虚报军功以获取爵位。尚书左丞卢同查阅吏部的功勋文书,加以核查,发现虚报官阶的有三百多人,于是上奏:“请求将吏部、中兵二局的功勋簿册汇总,核对奏报的案卷,重新编造两份,一份交吏部,一份留中兵局存档。此外,在军中斩杀敌人、获得一级以上功勋的,立即让行台军司发放凭证,凭证从中竖向撕开,一份交给立功者,一份送门下省,以防伪造。”胡太后采纳了这一建议。卢同是卢玄的族孙。

中尉元匡上奏,请求调取景明元年(公元500年)以来,朝廷内外的考核簿册、吏部的任命文书、中兵局的功勋案卷,以及各类官员的政绩考评记录,想通过这些档案核查虚报官阶、冒领官职的人,胡太后同意了。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上奏反对,认为:“法律忌讳繁琐严苛,治理贵在简洁明了。御史的职责是通过传闻举报查处问题,若听说有虚报功勋、冒领官阶的情况,只需调取相关的某一份簿册,核查虚实,依法惩处即可。怎能调取一整个部门的档案,追查二十多年的旧事?如此追查过错,谁能承受得起!这实在是圣朝应当慎重对待的事。”胡太后于是停止了这一行动。又因元匡的建议多次未被采纳,胡太后担心他辞职,想安抚他,于是加授他镇东将军官职。二月十六(丁未),封元匡为东平王。

三月十五日(丙子),梁武帝下令织官:织锦时不得织仙人、鸟兽的图案,因为裁剪这些图案会违背仁爱宽恕的原则。

三月二十六(丁亥),北魏广平文穆王元怀去世。

夏季西月十八(戊申),北魏任命中书监胡国珍为司徒。

梁武帝下诏,认为宗庙祭祀使用牲畜,会妨碍鬼神之道,应改用面粉制作的牲畜替代品。于是朝廷内外议论纷纷,认为宗庙祭祀不用牲畜,等于祖先不再享受血食(古代祭祀用牲畜,称血食),但梁武帝最终没有改变主意。朝中八座高官(尚书令、仆射及五曹尚书)商议后,决定用干肉代替牛犊(一元大武,古代祭祀用的牛犊)。

书友推荐:别让玉鼎再收徒了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继女调教手册(H)当小三的快感乖,过来斗罗大陆2蚕淫狂医下山,都市我为王韵母攻略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家庭调解员镇国狂龙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公务员妈妈的非洲之旅 (无绿改)对面邻居不拉窗帘掌中的美母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闪婚女领导后,我一路青云直上贵族学院的末等生妈,您人设崩了!女儿红+女儿娇
书友收藏:崩坏:性穹铁道母上攻略斗罗绝世,世界调制模式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原神:提瓦特猎批王崩坏:星穹铁道百合星穹铁道崩坏3R18-职业系列重生少年猎美系统之女神反转(反转人生)黑人全家桶(去黑、去绿改)在宝可梦世界的性福旅行乐土崩坏三(高h)斗罗大陆2蚕淫从斗罗开始收取性奴的诸天之旅美母为妻淫悦帝王成长计划绿光斗罗终极羞辱的隐奸绿帽全家桶NTR我的母上大人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