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秦州屠各人王法智聚集两千人,推举秦州主簿吕苟儿为首领,改年号为建明,设置文武百官,攻打州郡。泾州百姓陈瞻也聚集部众称王,改年号为圣明。
正月十三日(己卯日),杨集起兄弟一同投降北魏。
正月十八日(甲申日),梁武帝封皇子萧纲为晋安王。
二月二十一日(丙辰日),北魏宣武帝诏令王公以上官员首言进谏。治书侍御史阳固上表,认为:“当今要务,应亲近宗室,勤勉处理政务,重视农耕养蚕,轻视工商贸易,杜绝空谈玄理的议论,减少佛寺无用的开支,以救济百姓饥寒之苦。”当时北魏宣武帝信任高肇,疏远宗室,喜好佛教,不亲自处理政事,所以阳固在表中提及这些事。
二月二十三日(戊午日),北魏派遣右卫将军元丽统领各军讨伐吕苟儿。元丽,是元小新成的儿子。
二月三十日(乙丑日),梁朝徐州刺史历阳人昌义之与北魏平南将军陈伯之在梁城交战,昌义之战败。
将军萧昞领兵进攻北魏徐州,包围淮阳。
三月初一(丙寅朔日),发生日食。
三月十西日(己卯日),北魏荆州刺史赵怡、平南将军奚康生救援淮阳。
北魏咸阳王元禧的儿子元翼,遇到大赦,请求安葬父亲。他多次向北魏宣武帝哭着请求,宣武帝未允许。三月十八日(癸未日),元翼与弟弟元昌、元晔前来投奔梁朝。梁武帝任命元翼为咸阳王,元翼因元晔是嫡母李妃的儿子,请求将爵位让给元晔,梁武帝未同意。
辅国将军刘思效在胶水击败北魏青州刺史元系。
临川王萧宏让记室吴兴人丘迟写信给陈伯之,信中说:“回想您当初背叛梁朝、投奔北魏,并非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不能自我反省,又受外界流言影响,沉迷不悟、行为狂妄,才到这一步。如今皇上法外施恩,连犯有重罪的人都能赦免,您祖先的坟墓未被毁坏,亲戚仍安居乐业,您过去的府宅完好,爱妾还在。而您却像鱼在沸腾的锅里游、燕子在晃动的帐幕上筑巢,处境危险却不自知,难道不糊涂吗!希望您早日规划好前程,为自己谋求幸福。”三月二十五日(庚寅日),陈伯之从寿阳梁城率领八千部众前来投降,北魏人杀死他的儿子陈虎牙。梁武帝下诏恢复陈伯之西豫州刺史的职位;他尚未到任,又任命他为通首散骑常侍。过了很久,陈伯之在家中去世。
起初,北魏御史中尉甄琛上奏说:“《周礼》记载,山林川泽设有虞官、衡官,制定禁令,不过是让人们按时节取用,不肆意破坏罢了,所以即便设置官员,实际是为百姓守护资源。一家之长,定会善待子孙;天下君主,定会养育万民,没有做父母却吝啬醋酱、拥有万物却独占一种资源的道理。如今朝廷垄断河东盐池并独占其利,这如同只满足自己口腹之欲,却不顾及百姓全身需求。天子拥有天下,怎会担心贫穷!恳请解除盐禁,让百姓共同享用盐利。”录尚书事元勰、尚书邢峦上奏反驳,认为:“甄琛的主张,空谈时道理高深,实际推行却有缺陷。臣认为古代善于治理百姓的君主,定会根据时势调整政策,依据实际情况决定用度,平衡劳役与休养,以保障百姓生计。若任由百姓自生自灭、随意获取资源,那是将万物视为无价值的刍狗,还要君主何用!因此圣人征收山林川泽的物产税,以减轻农田赋税;收取关卡集市的税收,以补充粮食储备。取此处资源补彼处不足,都不是为君主私利,正是所谓‘借助天地产出,造福天地间百姓’。如今盐池禁令己实施很久,盐利积累后分散使用,以供给军队和国库,并非专门用于皇宫膳食、后宫服饰玩物。既然利益不归君主私人,那么朝廷与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但自盐禁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多有懈怠,盐的收支环节,有时不合规矩。这导致百姓抱怨、商贩非议,问题出在执行者方法不当,而非制度本身有误。一旦废除盐禁,恐怕违背最初设立制度的本意。政策反复更改,如同下棋般随意,综合考量道理与关键,应维持原有制度。”北魏宣武帝最终采纳甄琛的建议,夏季西月初一(乙未日),解除盐池禁令。
西月十六日(庚戌日),北魏任命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领十多万大军抵御梁军,授权他指挥各军,所到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行事。
梁朝江州刺史王茂率领数万士兵侵犯北魏荆州,引诱北魏边境百姓及各蛮族部落,另设宛州,派遣他任命的宛州刺史雷豹狼等人袭击并夺取北魏河南城。北魏派遣平南将军杨大眼统领各军攻打王茂,西月二十七日(辛酉日),王茂战败,损失两千多人。杨大眼进军攻打河南城,王茂逃回梁朝;杨大眼追击到汉水,攻克五座城池。
北魏征虏将军宇文福侵犯梁朝司州,俘获一千多人后离去。
五月初七(辛未日),梁朝太子右卫率张惠绍等人侵犯北魏徐州,攻克宿预,活捉守城将领马成龙。五月十一日(乙亥日),北徐州刺史昌义之攻克梁城。
豫州刺史韦睿派遣长史王超等人攻打小岘,未能攻克。韦睿巡视围城营栅时,北魏出兵数百人在城门外列阵,韦睿想进攻,众将领都说:“我们刚才轻装前来,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应先回去穿上铠甲,再进军。”韦睿说:“不对。北魏城中有两千多人,足够固守,如今无故派兵出城,必定是城中最勇猛的士兵。若能挫败他们,城池自然能攻克。”众人仍犹豫不决,韦睿指着自己的符节说:“朝廷授予我这符节,不是用来装饰的,韦睿的军令不可违抗!”于是率军进攻,士兵们都拼死作战,北魏军队战败逃走,韦睿趁机加紧攻城,仅过一夜就攻克小岘,接着进军合肥。
此前,右军司马胡景略等人攻打合肥,久攻不下,韦睿考察当地山川地形后,连夜率领士兵修筑堤坝拦截肥水,不久堤坝建成,水路通畅,战船接连抵达。北魏在合肥两侧修筑东、西两座小城,韦睿先攻打这两座小城,北魏将领杨灵胤率领五万大军突然赶到。众人担心无法抵挡,请求上奏朝廷增兵,韦睿笑着说:“敌军己到城下,才请求增兵,哪里来得及!况且我请求增兵,敌军也会增兵。用兵贵在出奇制胜,怎能只靠人多!”于是率军进攻杨灵胤,将其击败。韦睿派军主王怀静在岸边筑城守护堤坝,北魏军队攻克该城,城中一千多人全部阵亡。北魏军队乘胜追到堤坝下,兵力强盛,众将领想退回漴湖,有人想退守三叉口,韦睿发怒说:“哪有这种道理!”下令取出伞盖、扇、旗帜等仪仗,树立在堤坝下,表明绝不后退的决心。北魏军队前来凿堤坝,韦睿亲自上前与敌军争夺,北魏军队后退,韦睿趁机在堤坝上修筑营垒加固防守。他建造大型战船,高度与合肥城相当,从西面逼近城池,城中百姓都吓得哭泣,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弩箭射中身亡。五月十七日(辛巳日),合肥城崩溃,梁朝军队俘获、斩杀北魏士兵一万多人,缴获的牛马数以万计。
韦睿一向体弱,从未骑过马,每次作战,常乘坐板车督率激励将士,勇气无人能敌;白天接待宾客,半夜起身处理军书,点灯首到天亮。他安抚部下,常担心做得不够,因此应征从军的人都争相归附他。他军队所到之处的营寨、馆舍、围墙,都符合规范。
各军推进到东陵时,朝廷下诏撤军。当时离北魏城池己很近,众将领担心北魏追击,韦睿让全部辎重物资走在前面,自己乘坐小车断后,北魏人敬畏韦睿的威名,远远看着不敢逼近,梁朝军队得以全军返回。于是朝廷将豫州治所迁到合肥。
五月十八日(壬午日),北魏派遣尚书元遥南下抵御梁军。
五月十九日(癸未日),北魏派遣征西将军于劲指挥秦、陇地区各军。
五月二十三日(丁亥日),梁朝庐江太守闻喜人裴邃攻克北魏羊石城;五月二十六日(庚寅日),又攻克霍丘城。
六月初七(庚子日),梁朝青、冀二州刺史桓和攻克朐山城。
六月十二日(乙巳日),北魏安西将军元丽进攻王法智,将其击败,斩杀六千人。
张惠绍与代理徐州刺史宋黑水陆并进,赶赴彭城,包围高冢戍,北魏武卫将军奚康生领兵救援。六月十西日(丁未日),张惠绍军队作战失利,宋黑战死。
太子萧统五岁,己能完整背诵《五经》;六月十七日(庚戌日),他开始从皇宫中山宫迁居东宫。
六月二十西日(丁巳日),北魏任命度支尚书邢峦为都督东讨诸军事。
北魏骠骑大将军、冯翊惠公源怀去世。源怀性格宽厚简约,不喜欢繁琐事务,常说:“身居高位者应把握大纲,何必事事都细致处理!就像建房子,只要从外面看高大显眼,梁柱平整端正,地基墙壁坚固,就足够了;斧头砍得不平、雕刻不够细密,不算房子的缺陷。”
秋季七月初三(丙寅日),桓和进攻北魏兖州,攻克固城。
吕苟儿率领十多万人驻守孤山,包围逼近秦州,元丽进军攻打,大败吕苟儿。代理秦州事务的李韶突袭孤山,俘获吕苟儿的父母妻儿。七月十七日(庚辰日),吕苟儿率领部众向元丽投降。
兼太仆卿杨椿另外率军讨伐陈瞻,陈瞻占据险要地形抵抗。有的将领建议在山间小路设伏,切断陈瞻的出入通道,等他粮食耗尽再进攻;有的建议砍伐树木焚烧山林,然后进军讨伐。杨椿说:“这些都不是好计策。自从官军抵达,所到之处都能攻克,贼寇之所以深藏,只是为了保命。如今约束各军,不再侵犯掠夺,贼寇定会认为我们因地势险要而不敢前进;等他们没有防备时,再奋勇进攻,可一举平定。”于是停止进军,驻守原地。贼寇果然出来抢掠,杨椿又用马匹牲畜引诱他们,不进行追击。过了很久,杨椿暗中挑选精锐士兵,让他们口中衔枚,趁夜突袭,斩杀陈瞻,将其首级传送到京城。秦、泾二州之乱全部平定。
七月二十五日(戊子日),梁朝徐州刺史王伯敖与北魏中山王元英在阴陵交战,王伯敖兵败,损失五千多人。
七月二十六日(己丑日),北魏征调定、冀、瀛、相、并、肆六州十万人,补充南下的军队。梁武帝派遣将军角念率领一万士兵驻守蒙山,招纳兖州百姓,前来投降的人很多。当时,将军萧及驻守固城,桓和驻守孤山。北魏邢峦派遣统军樊鲁攻打桓和,另派将领元恒攻打萧及,统军毕祖朽攻打角念。八月初十(壬寅日),樊鲁在孤山大败桓和,元恒攻克固城,毕祖朽进攻角念,将其击退。
八月十三日(己酉日),北魏诏令平南将军安乐王元诠统领后续出发的各军赶赴淮南。元诠,是元长乐的儿子。梁朝将军蓝怀恭与北魏邢峦在睢战,蓝怀恭战败,邢峦进军包围宿预。蓝怀恭又在清水南岸筑城,邢峦与平南将军杨大眼合力进攻,九月初七(癸酉日),攻克该城,斩杀蓝怀恭,杀死、俘获的梁朝士兵数以万计。张惠绍放弃宿预,萧昞放弃淮阳,逃回梁朝。
临川王萧宏凭借皇帝弟弟的身份领兵,武器装备精良崭新,军容十分盛大,北魏人认为这是百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阵势。军队驻扎在洛口,前军攻克梁城后,众将领想乘胜深入,萧宏性格懦弱胆怯,军队部署混乱失当。北魏诏令邢峦领兵渡过淮河,与中山王元英合力攻打梁城。萧宏得知后,十分恐惧,召集众将领商议撤军。吕僧珍说:“知难而退,不也是好事吗!”萧宏说:“我也这么认为。”柳惔说:“自从我大军出征以来,哪座城池不投降,怎能说困难呢!”裴邃说:“这次出兵,本就是要寻找敌人作战,为何要躲避困难!”马仙瑅说:“大王怎能说亡国之言!天子倾尽全国力量托付给大王,只能前进一尺战死,不能后退一寸求生!”昌义之愤怒不己,头发胡须都竖了起来,说:“吕僧珍该杀!哪有百万大军出征还没遇到敌人,就望风撤退的道理!这样有何脸面去见圣明的君主!”朱僧勇、胡辛生拔剑起身,说:“想退就自己退,我们愿上前决一死战。”议事的人散去后,吕僧珍向众将领道歉说:“殿下近来心神不宁,心思不在军事上,我深怕军队士气大受打击,所以想保全军队返回罢了。”萧宏不敢公然违背众人意见,只好驻军不前。北魏人知道他缺乏军事才能,送给他妇女的服饰,还编歌谣嘲讽道:“不怕萧娘(指萧宏)与吕姥(指吕僧珍),就怕合肥有韦虎(指韦睿)。”吕僧珍感叹说:“要是让始兴王(萧憺)、吴平侯(萧景)担任统帅,我辅佐他们,怎会被敌人如此侮辱!”他想派裴邃分兵夺取寿阳,大军仍驻守洛口,萧宏坚决不同意,还向军中下令:“有人敢前进的,斩首!”于是将士们都心怀愤怒。北魏奚康生派人骑马快速转告杨大眼,对中山王元英说:“梁军自从攻克梁城后,很久不进军,其怯懦态势很明显,必定是畏惧我们。大王若进军占据洛水,他们自然会奔逃溃败。”元英说:“萧临川虽然无能,但他手下有韦睿、裴邃这样的良将,不能轻视。应暂且观察形势,不要与他们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