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着翠娥姐姐。”小女孩坚定地说。
翠娥蹲下身,轻抚妞妞的脸庞:“姐姐前路危险,不能带着你。”
慧明师太开口:“让妞妞随老尼去衡山吧。寺中尚有几位师太,可以照顾她。”
这个安排让大家都松了口气。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哈尔古身上。
这个满族青年望着湘潭方向,轻声道:“我也要回去。”
“为什么?”陈远不解。
“我需要赎罪,”哈尔古说,“而且,我知道清军的部署和习惯,可以帮你们。”
翠娥看着这些在绝境中相识的同伴,心中感慨万千。短短几日,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如今却要各奔东西。
“我们还会再见吗?”她轻声问。
陈远从怀中取出一枚铁牌,掰成两半,将一半递给翠娥:“这是我家铁铺的标记。日后若太平了,凭此相认。”
翠娥郑重地接过,将那半块铁牌与母亲的玉佩放在一起。
慧明师太双手合十:“诸位施主,缘起缘灭,皆有定数。今日别过,望各自珍重。”
众人相互告别,没有太多言语,但每一个眼神都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王氏婆媳先行离去,向着长沙方向。接着是慧明师太带着妞妞向南走,小女孩回头频频招手,首到身影消失在树林中。
陈远、张文启和哈尔古准备返回湘潭。临行前,陈远深深看了翠娥一眼:“保重。”
“你也是。”翠娥轻声回应。
三人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芦苇丛中。
现在,只剩下翠娥独自站在江边。她望着对岸的湘潭城,那座生她养她的城市在朝阳下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昨日的屠杀只是一场噩梦。
但她知道,那不是梦。父亲、邻居、无数熟悉的面孔,都己永远消失在那个正月。
翠娥从怀中取出母亲的玉佩,在阳光下,玉石泛着温润的光泽。她想起慧明师太的话——这玉佩本是一对,另一块在姨母那里。
也许,在这乱世中,她还有一个亲人活着。也许,她应该去寻找那个素未谋面的姨母。
翠娥最后望了一眼湘潭,转身向南走去。湘江在她身边静静流淌,千百年来,它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却始终奔流不息。
江风吹拂着她的发丝,也吹拂着岸边的芦苇。那些芦苇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这座饱经创伤的城市作最后的告别。
血色会褪去,伤痛会结痂,生活还要继续。就像这湘江水,穿过战火,越过苦难,终将汇入大海,迎来新生。
翠娥的身影渐渐远去,融入了南方的山水之间。她的故事,只是这场大时代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但对她而言,这就是全部。
湘潭屠城的历史会被写入史书,而幸存者的记忆,将如同湘江之水,默默流淌,首至永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