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寻微笑:“难,但值得一试。大明不能永远困在田里。百姓需要钱,朝廷更需要钱。”
朱标叹道:“可父皇最忌商人干政。”
“所以我提议朝廷专营。”马寻道,“只要利归公家,父皇便不会反对。况且??”他压低声音,“咱们手里有船队,有矿,有商路,只要运作得当,十年之内,白银百万两不是梦。”
朱标眼睛一亮:“若真如此,宝钞之危可解。”
“不止。”马寻意味深长地说,“国运,也将从此不同。”
两人相视一笑。
数日后,朝廷连发数道诏令:
一、严禁地方官府拒收或折价兑换宝钞,违者革职查办;
二、设立“钞法督察司”,由马寻领衔,彻查全国钞政;
三、石见银矿增派工匠,引进新技术,限期半年提升产量;
四、筹备泉州开港,重建市舶司,试办海外贸易;
五、李德全案公开审理,抄没家产,斩首示众,震慑贪官。
诏令一出,朝野震动。
百姓闻之,拍手称快。许多手持旧钞者纷纷前往官府兑换,宝钞信用略有回升。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某夜,金陵城外一处荒宅,烛火摇曳。几名黑衣人围坐桌前,神色阴沉。
“李德全完了。”一人低语。
“朝廷这是要动真格的。”另一人冷笑,“马寻那厮,步步紧逼,不留余地。”
“不能坐以待毙。”第三人缓缓道,“必须让他知道??有些规矩,不是他一个外戚说了算的。”
烛光映照下,他们袖中滑出一枚枚铜牌,上刻“金蚨”二字。
与此同时,马府书房。
马寻手持一封密信,眉头紧锁。朱标站在一旁,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马寻将信递给他:“刚收到的线报??江南有地下钱庄结成同盟,名为‘金蚨会’,专门对抗宝钞,操纵银钱市价。李德全只是外围棋子。”
朱标看完,面色凝重:“这是一张大网。”
“不错。”马寻冷笑,“他们怕了。怕宝钞真能立信,怕朝廷掌控金融。所以,要反扑。”
朱标握拳:“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马寻望向窗外夜色,淡淡道:“风雨欲来啊……但这一局,我不会输。”
他转身取出一幅地图,铺于案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大钱庄、银号、码头、矿山的位置。
“标儿,你看。”他指着几处红点,“这些,都是‘金蚨会’的据点。我要你明日入宫,请父皇准我调动锦衣卫,秘密监控。”
“若他们动手呢?”
“那就??”马寻眼中寒光一闪,“以雷霆手段,连根拔起。”
夜风穿堂,烛火剧烈晃动。
大明的财政之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