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语不断在他耳边回响,令他心绪难平。
就在这时,太监王振轻步走入殿内,低声禀报:“陛下,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求见。”
朱高炽皱眉:“让他进来。”
片刻后,曹吉祥步入殿中,跪地叩首:“老奴参见陛下。”
朱高炽淡淡道:“有何要事?”
曹吉祥低声道:“陛下,近日京师流言四起,皆说三皇子图谋不轨,意图逼宫篡位。老奴担心,若不及时安抚人心,恐怕民心不稳。”
朱高炽沉默许久,终是开口:“朕知道,此事朕自有主张,你不必多言。”
曹吉祥还想再说,却被朱高炽抬手制止:“退下吧。”
待曹吉祥离去后,朱高炽长叹一声,喃喃道:“高燧……你可莫要辜负朕的信任啊。”
####血染东宫
就在朱高炽犹豫之时,东宫之中,朱瞻基正被软禁于此。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空,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怒。
“黄淮死了,旧党也被清洗殆尽,看来,我终究还是输了。”他低声自语。
身后,一名侍女悄然走近,递上一封信。
“这是谁送来的?”朱瞻基警觉地问道。
侍女低声道:“是一位宫女偷偷带进来的,说是您昔日的心腹托她转交。”
朱瞻基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写道:“殿下,旧党虽败,然民心仍在,若能联合各地藩王,或许尚有翻盘之机。今有燕王、宁王、晋王三人,皆对三皇子不满,若能联络,共举义旗,则大事可成。”
朱瞻基握紧信纸,心中波澜起伏。
他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一旦失败,便是灭族之祸。可若就此认命,他朱瞻基便不再是朱瞻基!
“来人!”他猛然转身,唤来贴身太监,“立刻安排,我要与燕王、宁王、晋王三位藩王取得联系。”
太监惊愕道:“殿下,此举若被三皇子知晓,恐招杀身之祸!”
朱瞻基冷笑道:“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烽烟再起
数日后,一封密信从东宫传出,落入燕王手中。
燕王朱棣之孙朱高煦接到密信,顿时心动。
“三皇子权倾朝野,早已凌驾于宗室之上。若不加以遏制,恐怕将来连藩王都要受制于他。”
他召集心腹谋士商议:“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谋士沉吟片刻,答道:“若要动手,必须迅速果断。可先联络宁王、晋王,共同起兵勤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名正言顺。”
朱高煦点头:“好,那就这么办。”
与此同时,宁王朱权、晋王朱?亦各自收到密信,纷纷表态支持。
一场席卷全国的政变,正在酝酿……
####天下震动
朱高燧得知消息时,已是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