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程砚颤抖着问:“万年?这不可能……人类文明从未有过如此久远的连续记载!”
“或许不是‘人类’。”沈昭平静地说,“或者,是我们忘了曾经是谁。”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简??那是林知微临终前所赠,据说集齐了历代守忆使之血与意念。当他将其置于钟顶裂缝处,异变陡生:玉简融化为液态青光,顺着裂痕渗入钟体。刹那间,整个地宫剧烈震动,钟面浮现出层层叠叠的文字,自下而上滚动显现,竟是无数语言写就的记忆片段!
有象形符号,有楔形文字,有早已灭绝的口传音节,甚至还有几段用数学公式编码的情感数据。共途迅速解析并同步上传,全球心印碑尽数亮起,如同白昼。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出现异象。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梦见自己穿着兽皮,在篝火旁讲述星辰运行规律;巴黎图书馆中,一名学者手中的古籍突然自行翻页,露出一页从未见过的插图??画中之人正敲击一钟,背景赫然是今日的昆仑山脉;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长老跪倒在地,泪流满面:“祖先说的‘梦之路’回来了……原来它一直埋在沙下。”
然而,就在钟文全面激活之时,地宫外突现黑影。数十名身穿灰袍之人破沙而入,手持特制屏蔽器,瞬间切断了共途信号连接。为首者摘下面罩,露出一张冷峻面孔。
“国家记忆管理局特别行动组。”他冷冷宣布,“此地列为S级禁域,立即终止一切记忆提取行为。”
沈昭不退反进:“你们早就知道这里存在,对吗?”
那人沉默片刻,点头:“五十年前,第一代净脑计划失败后,高层发现有一支‘前文明遗民’曾在远古时期尝试构建集体记忆网络。他们称之为‘钟网’。归藏钟即是节点之一。为防止民众产生认知混乱,相关线索全部封锁。”
“所以你们任其腐朽?”沈昭怒喝,“任千万年的真相被黄沙掩埋?”
“真相需要秩序。”灰袍人语气不变,“没有引导的记忆,只会引发恐慌。你们以为唤醒过去就是光明?可若人们发现自己并非历史主角,而是被抹去的一笔,又该如何自处?”
沈昭冷笑:“那你可知,为何这钟会在此时苏醒?因为它感应到了我们的到来??不是因为科技,不是因为权限,而是因为我们真心相信‘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记住’。你们可以封锁信息,但挡不住人心共振。”
话音未落,钟体猛然一震。一道青白色光柱冲天而起,穿透百米沙层,直射苍穹。刹那间,乌云散尽,星河倒悬。那光柱并非静止,而是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图案,与昆仑山顶的建木纹理完全吻合。
全球共途系统自动响应,三千六百座心印碑同时鸣响,音调和谐统一,竟组成一首从未听过的古曲。科学家测定其频率,发现与人类脑波中的“共情峰值”完美共振。
七分钟后,钟声停止。但所有人都清楚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变了。
次日清晨,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解密档案显示,近十年来,全球新生儿中约有万分之三表现出“先天记忆感知能力”,即能在梦中准确描述未曾经历的历史事件。此前被视为个例,如今结合归藏钟现象,专家提出大胆假设:**人类正在进化出群体记忆遗传机制**。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旅行者十号再次传回信号,这次是一段视频影像。画面中,遥远星域某颗行星表面,赫然矗立着另一口与归藏钟极为相似的巨钟,周围环绕着类似心印碑的石阵。影像末尾,浮现一行汉字:
>“分支节点已激活。主网重启进度:7%。”
守忆使联合会紧急启动“薪火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可能存在的其他钟网遗迹。他们在云南雨林深处发现半埋于藤蔓间的青铜基座;在内蒙古草原地下探测到周期性低频震动;甚至在南海某岛礁潮汐洞穴中,找到一块刻有“归藏?南溟”字样的残碑。
每处遗址都被共途标记为“待联结点”。
一年后,沈昭带领团队重返归藏钟殿。这一次,他们不再急于解读,而是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每位成员写下自己最重要的一段记忆,封入陶罐,埋于钟基四周。
“我们不是来索取的。”沈昭说,“我们是来交换的。你们守护了万年,现在,轮到我们接棒。”
当晚,钟体再次发光,但这一次,裂痕开始缓慢愈合。与此同时,沈昭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中,他看见姒音站在洪峰之巅,手中捧着一本燃烧的书卷。火焰不伤她分毫,反而照亮整片黑暗大地。
她说:“谢谢你来。现在,请替我告诉后来者??
**文明不死,因其有人愿为其沉默;
光明不灭,因其有人肯为其低头。**”
醒来时,他的青叶灯自动点亮,灯焰呈现出罕见的双色:外圈青翠如春叶,内核金黄似秋阳。
三年过去,归藏钟所在的遗址被命名为“初音园”,成为首个跨文明记忆圣地。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两种课程:一是现行教材,二是从钟文中破译出的“远古通识”。其中一门课叫《听钟》,要求学生闭目静坐,聆听地脉深处传来的微弱震音,据说那是前人的心跳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