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叶辰便看了薛凤麟一眼道:“怎么?你不用回薛家去看看?”
薛凤麟闻言却是冷笑了一声道:“沈哥儿还没吃上府里的点心呢,我哪儿能就这么走了?薛家有白氏当家,自是会准备妥当的。”
叶辰见状摇了摇头,知道他是铁了心的不想插手薛家的事了。
而沈宣看着薛凤麟的神色,也是拿起盘子里的点心咬了一口。
既然薛凤麟都不愿意搭理薛家的事情,那自是与他无关了。左右他早就囤好了粮食,够他和薛凤麟吃一年了。
此时,薛家府上早就乱做了一团。
薛侯爷作为二品官员,自是一大早就有户部的人带了官兵上门收粮。
这收粮的令是晋武帝亲自下的,肯定是不能不给。
但薛家压根就没有一百石的囤粮,根本交不出来。
不交粮就等于抗旨,薛侯爷还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粮是肯定要交的。
但如今粮食紧缺,又是大过年的,想买都找不到地方来买。
薛侯爷亲自去了薛家旁支家中借粮,没想到去了几家,却是一粒米都没有借回来。
这些旁支们平日里沾了侯府不少的光,得了很多实惠,然而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就一个个自称侯府旁支,与主家无关,一毛不拔。
出于无奈,薛侯爷只能回家,再想办法。
他叫来白氏后质问道:“家中好几个田庄,如今怎得会一百石粮食都拿不出来?”
白氏闻言便哭哭啼啼的道:“那些田庄也不都是种粮食的。其中只有三个庄子产粮,但每年除了自家吃,其他都是一收回来就卖出去的。”
“都知道这米放得久了,自是不如新米价高。哪里知道今年会有蝗灾?”
白氏说的倒也是京中这些名门世家的现状。如今已经过了年关,各家所剩的米都不多。这一下子让他们凑出一百石粮食,也是很难。
“大过年的,怎么说征粮就征粮?也不管我们这些人家的死活!”白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怨道。
她容貌艳丽,这般哭了一番倒是我见犹怜。薛侯爷见状便上前搂着她哄道:“算了,现在再说别的也无用。家中还有多少粮食?你留下几日的,剩下都先给了出去。”
白氏无法,也只能先交出家中的余粮。她四处凑了一圈,又拿了一些红薯土豆的充数,才勉强凑到了五十石粮食。
这些粮食交出去后,家中就只剩下了五石粮食。这些粮食还要吃到年后,也不知年后米店开门,能不能买到新的口粮?
薛府的别院里,文姨娘身边伺候的银霜轻声说道:“姨娘,外面乱的一锅粥,夫人一直在哭,老爷也正愁缴粮之事,我们要不要趁机把您提前囤好的粮食拿些出来?”
银霜是金枝的姐姐,之前就一直在文姨娘身边伺候。后面沈宣屯粮的时候,金枝便将此事告诉了银霜,银霜又告诉了文姨娘。
文姨娘思索以后,也悄悄拿出私房,囤了十石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遇到这种时候,倒是能解一些府里的燃眉之急。
“急什么?”文姨娘闻言不动声色的照了照镜子说道:“这个时候老爷正着急上火呢。我凑上去说自己囤了粮,夫人必然会质问我为什么不通知她,岂不是出了力还不讨好?”
“再说区区十石粮食,府里那么多张嘴巴,能够吃几日?还是别做这出头鸟,留着我与甜姐儿的口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