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那位明经理比较会算牌才能一直赢?”
……
新牌局开始前,席昭算完一大段的样本标准差,又在“下注”方面延伸补充了点“期望值模型”,路骁皱眉挠头、冥思苦想、眼冒蚊香,终于理解了七七八八,然后听着听着就给听饿了。
琥珀眼瞳无辜眨眨,席昭沉默片刻,忽然发现自己这十八岁的身体好像也饿了。
魔王也是要吃饭的。
其他人都在认真观战,他们不好大摇大摆地点菜,遂决定去包厢外面整点薯条。
听路骁这么说,黑眸弯了一下:“你认为一个游戏最重要的是什么?”
“玩法规则?玩家的参与感?玩起来很新颖刺激?”
席昭摇摇头:“是公平,”说罢又在路骁似懂非懂的眼神里继续补充,“或者说,至少要让参与者感觉这个规则是公平的。”
拿经典的“斗地主”“围棋”“象棋”这一类游戏举例,它们本质上就是玩家之间的资源消耗战,或许有一定的运气影响,但每个参与者都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获得胜利。
倘若一个规则一眼就看出是有利于某一方的,傻子才来和你玩这个游戏,眼下进行的“24张牌”也是如此。
席昭:“这个游戏其实并不复杂。”
——24张总牌,每人初始五张手牌,每轮有两次换牌机会,每次可换1到3张,说白了就这些流程。
“但比较特殊的有两点,第一是公共余牌等于或小于换牌需求时就会触发‘强制洗牌’,第二是可以充当‘万能牌’的黑桃A。”
路骁开始在脑海模拟演练,边想边说道:“没错诶!只要有‘黑桃A’在手,牌型最小也是一对,起始就会比别人更具优势,但发牌是随机的……”
瞅一眼自己的学神男友,小路同学沉着表情,推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死神小学生”款眼镜——新机子挖一次摸黑拖次!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每个人可以拿到黑桃A的概率都是524!”
——好一出现学现用。
被路某人这幅硬凹出来的学霸姿态逗乐,席昭压住嘴角,抬手往人脑门上弹了一下。
“学霸”小狗立刻疼得嗷呜直叫。
“正常情况是这样,但在这局游戏里,我们之中任何一个人上场,”黑眸凝出厉色,“拿到黑桃A的概率都是0。”
因为某些人假借幸运女神之名,早就将这张万能牌牢牢掌控在手了。
“你是说——!”左右看看,路骁凑近压低了声音,“他在出千?”
席昭哼笑一声:
“准备准备吧,应该要‘逼’我们上场了。”
……
席昭很早就注意到了,明天杰总会在某个时刻故意加大下注筹码,以此给场内竞争者增加心理压力,林教授没必要硬扛,弃牌就弃牌了,明天奇虽不会退出,但接下来的换牌也会更加保守,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公共余牌的数量始终大于或等于2,即,不触发“强制洗牌”。
为什么他一定要拿到最后几张牌?
带着这个疑问,席昭再度回顾所有对局牌型,并于亲自上手实践一局后验证了猜测——“黑桃A”就在最后几张牌里。
荷官是明天杰的人,可如果开场就把“黑桃A”发给他们,那也太容易被人看出端倪,因此才以巧妙的洗牌技巧将“黑桃A”固定在牌序末端,如此便呈现相对公平的对局——
大家手牌随机,每次提出的换牌也是由自己决定,获胜与否可不就看组牌策略和一定的运气么?
可事实真就如此?
席昭回忆起介绍规则时路骁提出的疑问,以及齐朗清“很少开局换三张”的回答。
在场都是聪明人,都能想到他对路骁的那番解释,聪明人行事总会多考虑几步,尤其当自己的对手同样聪明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