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昭。”
“年龄。”
“十五。”
“推荐人——”看着手中的资料,负责第一届“G大‘少年班’青训选拔营”的主审老师微妙停顿了一下,“是李教授推荐的孩子啊。”
审核组顿时漫开低声议论。
“这就是李教授五年前从贫民窟里收养的那个孩子?”
“‘克尔林默’杯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这个成绩肯定够了……”
“但将来政审能过得了吗?不是说那孩子差点…了人……”
“未成年加正当防卫……没留案底……”
“可万一被人拿来说事……”
老师们刻意压低了声音,却不知道少年早就经过专门的训练,听清这些议论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难事。
但无论周边围绕着怎样的嘈杂,黑发少年始终安静坐在那里,如同一具漂亮又精致的空洞人偶。
没错,“精致”。
所有人见到少年的第一眼,脑海最先浮现的一定会是这个形容。
他太漂亮了,十五六岁的年纪,尚且青涩的轮廓总有种雌雄莫辨的朦胧感,但已初初显露少年今后会是怎样的风华。
那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美,超越年龄的限制,让所有注视的眼都难以移开心神,假若真是由顶级匠人打造、摆在玻璃橱窗里的人偶,也一定会受到无上的追捧。
终于,他动了,当那双幽深无比的黑眸冷冷望来,什么“玻璃橱窗”“名贵展台”瞬间就被打破,从深渊泅渡出的恐怖之物自少年脚下的阴影漫开,头皮发麻的惊悚瞬间就盖过了皮相带来的惊艳,目光都被狠狠刺痛。
“老师,”教室中央的高脚凳上,少年一脚微微弯曲踏住横栏,另一只脚尖貌似不耐地点了点地面,语气却听不出太多情绪,“我可以通过了吗?”
沉浸在旧闻里的老师们这才回过神来,都发现自己从少年开口的那一刻起就不自觉收了议论,只安静听他说话,心情微妙的同时,也对眼前少年多了几分重视。
这种气势……该说,真不愧是“那位李教授”亲手教出来的学生么?
“017号席昭同学,欢迎你进入第一届G大‘少年班’青训选拔营,接下来的半年里,希望你能和身边的伙伴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也期待在半年后的G大校园里看见你的身影。”森*晚*整*理
拿着“青训营”发放的通行证和宿舍钥匙,十五岁的席昭走出面试大厅,半年后他就将迎来自己十六岁的生日,也必然会进入万众瞩目的G大“少年班”。
是的,他确信这是“必然”。
作为毫无争议的高校“TOP1”,G大组建“少年班”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这个区别于G大一切专业学院的独立班级,旨在招收十三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青少年,倾尽G大最顶尖的资源,誓必要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少年天才”。
席昭曾问过自己的领养者,也是“少年班”这个项目最早的策划者,“少年班”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严厉目光不改,不苟言笑的学者只回答他说:“世界需要天才。”
席昭便不再多问了,经过最初的抗争、叛逆、对峙后,他们达成了等价交换的约定——她对他进行培养和资助,他替她完成“天才”的构想。
“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等价付出什么”,这是席昭被收养的五年里最先学会的道理。
离开泥潭一样的贫民窟时,彼时还叫“十七”的小小少年其实已经有所预感,但他不曾后悔——为了那个收废品的老头临死前几乎刻进他骨髓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