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楼前。
油条混合着豆浆的香气阵阵袭来,送牛奶小伙嘴里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不时还美滋滋抽口烟。
秦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小伙还是个碎嘴子。
秦远还没怎么问呢,这小伙跟倒豆子似的,把郑言光和一些武康大楼的情况,说了个干净。
郑言光在造船厂当高级工程师,40多岁,家里三口人,老来得子,他老婆去年刚给他生一儿子。
他老婆是名越剧演员,据说还蛮有名气,这会儿在家看孩子。
郑言光家平时都有人在家。
而且武康大楼属于高档住宅,里面住户有四类群体。
高级知识分子、侨汇购房群体、大国营公司高级领导、以及作家之类的文艺界人员。。。
这些人社会地位很高。
以致于大楼平常的安保格外严格,比政府大院都厉害,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
平时还有人经常巡逻。
就连送牛奶小伙每次送牛奶,都有保卫科的战士跟着。
这让秦远略感棘手。
难怪郑言光那货,敢直接把财物藏在家里,够安全。
“。。。郑工平时上班早,倒是他老婆早上爱吃油条、豆浆,偶尔会下楼买。。。这不,她下来啦!”
送牛奶小伙谈兴很足,一根烟都抽完了,还在那巴拉巴拉说着,忽然又用手指了指大楼门口。
秦远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女人,没排队,跟卖油条摊主熟悉,快速买了份豆浆、油条,匆匆回家。
那女人穿着阴丹士林蓝的呢子大衣,配上深色呢裤,系条白色围巾,打扮的颇为小资。
“铛铛铛。。。”
武康大楼的楼顶有个小钟楼,每天早八点准时响起钟声,接着奏响激昂的《东方红》歌曲。
秦远见时间不早,朝武康大楼5楼瞥了一眼。
送牛奶小伙说,508隔壁的507没住人,不知能否利用得到。
敛去思绪,他又和送牛奶小伙简单一番寒暄。
接着,不紧不慢地蹬上自行车,上班。
财物、八两参如今在郑言光家里,一时不会也跑不了,这事得从长计议。
。
早上九点钟。
科办公室,来来往往,一片嘈杂。
秦远坐在自己办公桌上,泡杯好茶,拿着报纸悠闲的看着。
还是本职工作自在。
而兼职的调查部侦查员工作,秦远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顺其自然就好。
当下慢节奏的悠闲日子,他觉得就正合适。
翻看着报纸,倒是提醒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