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五月底。
刘宏觉得自己面对的局面似乎有了好转……
先是黑山顺利招安,河北有了一支大军,虽然这只大军未必听话,但至少可以作为威慑。
对于皇帝而言,军队最大的作用本来就是其威慑力。。。
###战后余波与新的挑战
庆功宴结束后的第三日,姜维接到了一份来自边境的紧急军报。据探子回报,曹魏的一支精锐部队正在秘密集结于汉中以北的某处山谷,似乎意图再次发动突袭。消息传来,整个蜀汉朝廷再度紧张起来。
刘禅闻讯后,立即召见姜维。“将军,朕知你连日操劳,但如今敌情又起,还望你能再担重任。”他语气沉稳,却难掩内心的焦虑。
姜维微微颔首,说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力应对。不过,此次敌军行动诡异,我们需更加谨慎行事。”
当晚,姜维便召集了包括张锐在内的几位得力将领开会商讨对策。他摊开地图,手指划过汉中的地形轮廓,缓缓道:“敌军选择此地作为突破口,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此处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但也正因如此,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那我们应该如何部署?”张锐率先开口问道,眼神中透着几分急切。
姜维笑了笑,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继续说道:“首先,我们必须在各要塞增派兵力,同时加强巡逻力度。其次,我打算派遣一支小队深入敌后,探查其真实意图和兵力部署。至于人选……”他的目光落在张锐身上,“就由你带领星火营执行这项任务吧。”
张锐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坚定地答道:“末将遵命!”
---
###星火营的秘密任务
次日凌晨,张锐率领星火营悄然出发。他们换上了轻便的装备,携带少量干粮和武器,沿着一条隐秘的小径向北行进。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昼伏夜出,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存在的敌方哨点。
数日后,他们终于接近了目标区域。这是一片荒凉的山谷,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通行。张锐命令队伍暂时隐蔽,自己则带着两名精锐士兵潜入谷口侦查。
刚进入谷内,张锐便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息。这里并非完全无人迹??远处隐约可见几顶帐篷,还有零星的火光闪烁。更让他警惕的是,这些火光的位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换一次,仿佛是在刻意迷惑外界。
“看来敌人早有准备。”张锐低声对身旁的士兵说道,“我们分头行动,务必摸清他们的具体人数和分布情况。”
三人分散开来,各自寻找有利位置进行观察。张锐攀上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借助月光俯瞰整个山谷。他发现,除了那些明面上的营地外,山谷深处竟然还隐藏着一片规模更大的兵营,那里灯火通明,显然驻扎着大量士兵。
就在张锐准备记录下这一切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迅速转身,却发现一名黑衣人正站在不远处,手中握着一柄短刃,目光如鹰般锐利。
“你们是谁?为何擅闯此地?”黑衣人冷冷地问道。
张锐没有回答,而是猛地跃起,朝对方扑去。两人瞬间交锋,刀光剑影在夜色中交织成一片寒芒。尽管张锐武艺高强,但对方显然也是个难缠的对手,几次交手都险些被逼入绝境。
最终,在耗费了大量体力之后,张锐成功制服了这名黑衣人。从他口中得知,这支军队正是司马懿亲自调遣而来,旨在试探蜀汉的防御弱点,并伺机发动全面进攻。
---
###姜维的布局
与此同时,姜维也在紧锣密鼓地调整战略部署。他根据收到的最新情报,重新规划了汉中的防御体系。他下令在各个关键隘口修建堡垒,并调配弓弩手严阵以待。此外,他还特意挑选了一批年轻将领,分配到不同岗位上,以便积累实战经验。
然而,姜维深知,单靠防守无法彻底化解危机。他需要一场反击战,才能真正震慑住敌人。于是,他开始着手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敌军分兵的特点,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直捣其主力所在。
这个计划虽然风险极大,但如果成功,必将重创曹魏,为蜀汉赢得更多喘息之机。
“将军,这样做是否太过冒险?”一位老将忍不住提出异议。
姜维摇了摇头,说道:“战争本就是一场博弈。如果我们一直被动挨打,只会让敌人越来越嚣张。唯有以攻代守,才能掌握主动权。”
经过几天的精心筹备,姜维终于等来了最佳时机。他亲率大军,趁着夜色悄然出征,目标直指敌军设在汉中的临时指挥部。
---
###夜袭敌营
那一晚,月色朦胧,寒风呼啸。姜维的大军悄无声息地穿过山林,抵达敌军营地外围。按照事先安排,先锋部队率先发起突袭,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瞬间打乱了敌军的阵脚。
随后,姜维亲自指挥主力部队杀入敌营。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火把照亮了整个山谷。敌军虽顽强抵抗,但在突如其来的猛攻下渐渐溃败。
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张锐也率领星火营及时赶到。他们从侧翼切入,进一步压缩了敌军的活动空间。面对腹背受敌的局面,敌军士气大降,最终被迫全线撤退。
这一仗,不仅摧毁了曹魏在汉中的重要据点,还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极大地鼓舞了蜀汉将士的士气。
---
###未来之路
战后,姜维再次召集众将总结经验教训。他强调,无论局势如何变化,蜀汉都不能放松警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乱世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