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端着碗,路过梅鸿、段施敏时顿时瞪大眼。
朱?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碗,又看了看梅鸿手中的铁盆,怎么都觉得这亏吃大了。
梅鸿呵呵一笑:“晋王,我只是小小伯爵,用不着那么在意礼仪,可你是王爷,哎,燕王你把碗给我干嘛??”
“我现在是庶民!徐允恭,给我打一盆!”
朱棣霸气夺盆。
朱?傻眼,我去,当个王爷还吃亏了?
什么王爷不王爷的,这里没有王爷,只有先生的弟子,段施敏,将你的盆交出来!
顾正臣看着一群人用。。。。。。
朱承志回到府邸后,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案几上,照出一片斑驳光影。他站在窗前,望着京城的街巷,心中思绪万千。
李世勋此人,表面上看似中立,实则极善伪装。若非密探在礼部尚书府抄出那封亲笔信,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素来低调的兵部左侍郎,竟会是燕王余党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今,朱承志将他推上使者之位,看似是委以重任,实则却是将他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他要让李世勋在瓦剌之行中,自己露出马脚。
白绫推门而入,见他神色凝重,轻声道:“你真的打算让李世勋去瓦剌?”
朱承志缓缓点头:“不错。他若真是燕王余党,必然不会轻易离开京城。若他拒绝出使,便是自曝其短;若他接受出使,那便意味着他背后还有更大的棋局。”
白绫微微皱眉:“可若他真与瓦剌有勾结,此行岂不是给了他通风报信的机会?”
朱承志嘴角微扬:“正是如此。他若真去瓦剌,我会安排人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在案。只要他露出一丝破绽,我便可一举将其拿下。”
白绫沉默片刻,轻叹道:“你总是这样,步步为营。”
朱承志转过身,看着她,目光深沉:“在这个朝堂之上,若不步步为营,便是死路一条。”
白绫轻轻点头,没有再说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亲卫推门而入,单膝跪地:“大人,属下刚刚收到雁门关急报!”
朱承志眉头一皱:“说。”
亲卫喘息道:“瓦剌骑兵昨夜突袭玉门堡后,并未继续南下,而是突然撤退,目前行踪不明。”
朱承志眼神一凝:“撤退?他们为何突然撤退?”
亲卫低声道:“据斥候回报,瓦剌骑兵在撤退途中,似乎与另一支不明身份的骑兵发生了冲突。”
朱承志神色微变:“另一支骑兵?”
亲卫点头:“是的,据目击者描述,那支骑兵身穿黑衣,行动迅捷,且精通弓马,极有可能是江湖中人。”
白绫闻言,神色一动:“江湖中人?难道是……”
朱承志目光微沉,缓缓道:“极有可能是‘暗影’。”
白绫眼神一凛:“你是说,江湖中那个神秘组织?”
朱承志点头:“不错。‘暗影’一向行事隐秘,极少在朝廷事务中露面,但若他们真的插手此事,那便意味着,这场阴谋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白绫皱眉道:“可他们为何要与瓦剌骑兵发生冲突?难道他们不是燕王余党的人?”
朱承志沉思片刻,缓缓道:“这正是我所疑惑的地方。‘暗影’若真是燕王余党的人,为何要与瓦剌起冲突?难道……他们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白绫眼神一动:“你是说,有人背叛了燕王余党?”
朱承志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或许,这正是我们的突破口。”
白绫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可若‘暗影’真的插手其中,你打算如何应对?”
朱承志目光坚定:“我要亲自去一趟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