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全国八大厂是兄弟单位,你要想去西北拍电影,我直接跟长安製片厂说一声,他们那边会配合你的工作,你根本不需要把剧本给他们,可你偏要把剧本送给吴添明。
李茂森,我是看出来了,你就是想气死我。”
汪厂长呼哧呼哧喘著大气,满脸幽怨地瞪著李茂森,像是个遭遇背叛的怨妇。
汪厂长生气是有理由的,前几天听杨製片说李茂森最近在写剧本,他的新剧本快写好了,可能是个不错的剧本。
他要杨製片盯著点,隨时匯报进展。
可昨天杨製片打电话询问剧本的事,李茂森却说把剧本交给了吴厂长,准备跟长安製片厂合作。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坏了。
在电影行里有个规矩,演员导演跟哪个厂合作就算哪个厂的人,不能隨便跑去找其他厂子,就算要调动工作,也应该提前得到上一家的许可。
这是行业內的规矩,不然好的导演和演员都跑去经济效益好的电影厂,其他电影厂將会没有活路。
可李茂森倒好,他写好剧本之后不找北影厂合作,却跑去找长安电影厂。
这太不像话了。
要不是吴厂长是个讲规矩的人,答应送还剧本,李茂森就犯了忌讳。
然而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他生这么大的气。
让他动气的根本原因是李茂森的新剧本太好了。
不止是结构设计巧妙,內容精彩,也因为《秋菊打官司》讲的是普法教育,以民告官。
这个民告官就涉及到《行政诉讼法》。
根据《新闻联播》报导,该法案將会在明年四月份开始实施。
在这部法律即將颁行时,李茂森根据杂誌上的小说,改编出这样一个剧本。
到明年《行政诉讼法》实施,这部电影预计刚好上映。
这个时机太巧妙了,像是专门为普法拍摄的电影。
连一向看李茂森不顺眼的江淮延主任看过剧本后也嘆息说李茂森是个鬼才编剧,要是把心思全放在电影上,將来成就不可限量。
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电影项目,李茂森却要把它送给长安製片厂。
这个混帐东西!
汪厂长一想起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气咻咻地瞪著李茂森。
“厂长,你別生气。”
杨製片在中间劝和说,“李导才入行没多久,不清楚行里的规矩,他做出这种事也可以理解。”
“我不理解,他就是故意气我,气我没有把他调进厂里做官。对吧李茂森?”
汪厂长板著老脸问他。
“怎么可能呢,电影厂的破官有什么好当的。况且现在国家改革开放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各项工作服从和服务於经济发展,也就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很多大號的公务员为了赚钱,辞职下海做生意,包括一些厅局级干部。连他们都辞职了,我跑进体制里干什么?49年入国军?”
李茂森撇撇嘴角,满脸无所谓。
“也就是说你不想到北影厂任职?”
汪厂长手指敲了敲桌子,桌子上有一份红头文件,正是他的工作调令。
李茂森眼睛也没眨一下,说,“不想。我现在有钱有名气,不缺好的剧本,过几个月我准备到港岛那边发展,將来內地电影行业发展起来了再回来,没发展起来我就继续在外面赚钱。北影厂这个小池塘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汪厂长脸色缓缓阴沉下来,看了看手里的调令,忽然有一种钓鱼佬遭遇空军的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