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海鲜市口,他身上已经湿透了。
市口这边是一条小路划分出来的临时海鲜市口,不是菜市场,所有人的摊位都是铺一个防水布在脚下,然后自己卖货。
每天还得交摊位费、卫生管理费。
“阿妈。”找到老娘的摊位,他喊了一声开始卸货。
“都有哪些东西?”陈母笑呵呵的上前帮忙,把东西摆到自己的转运盒里。
她卖的都是虾蟹贝壳一类,这些东西不容易死,转运成本要低很多。
此时转运盒里基本都空了,剩下一点点卖不掉就掛牌子便宜处理。
“四个泥蟹,十斤重。”他嘚瑟举起手里的大螃蟹。
“哇!根仔好厉害。”
“后生仔,这是野生的?”边上摊位的阿叔也忍不住问道。
“纯野生的,现场开壳都可以。”牛逼不是吹的,现场开壳一出,顿时没了疑问。
野生泥蟹的腮都是白色、黄色,养殖泥蟹长期接触淤泥,腮顏色很深,开盖就能分辨。
其实把养殖泥蟹养在乾净的塘口养一段时间,也能冒充野生的,但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还容易死一大批,没人会这么干。
还可通过蟹脚、背壳的顏色来分辨,只不过开壳更有说服力罢了。
“阿姊,卖我一个,四百五一斤行吧。”
“我也要一个。”
確认了野生的,不等客人开口,两个卖海鲜就直接想要。
他们是海鲜贩子,同时也是海鲜消费的主力军。
一只野生大泥蟹千把块,买回去燉补一下很不错。
“我家根仔好不容易抓到的大傢伙,肯定要卖高价啦。”陈母可不是吃素的,给了陈一鸣一个眼神,母子俩开始绑绳。
那种很粗的绳,先绑好,然后把青蟹放水里泡著。
隨后直接喊价五百,市场价四百五,给人一点砍价的空间。
两个想要货的阿叔看著就蛋疼,当著他们面搞这个。
“阿姊,四百五给我称一个吧。”某个海鲜贩子无奈的说道。
野生青蟹市场上也有,赶海的时候运气好就能搞到,但近些年这种两三斤的大货十分少见,多点钱他也认了。
燉补后给小孙孙吃了涨力气,反正也不会因为这一顿受穷。
“行嘍,大家都是自己人啦。”一根麻绳要多赚不少的。
另外一个想买的摊贩想了想,还是决定观望一下,卖不掉再去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