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工整有力,显然练过多年书法。
林涛接过钢笔,同样在合同上签字。
墨水在纸张上留下深蓝色的痕跡,也標誌著海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第一个重大合同的正式生效。
陈先生將合同的一份副本递给林涛,然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支票,廖寥写上几笔。
“这是预付款,五十四万。”
王红林看著那张轻飘飘的纸片,眼晴都直了。
陈先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
“我会安排人定期来检查生產进度,希望你们能按时交货。”
他伸出手,与林涛再次握手。
这一次的握手更加有力,也更加郑重。
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合作的开始,更是对彼此能力的认可。
送走陈先生后,整个厂区都沸腾了。
工人们聚在一起,兴奋的討论著这个大订单意味著什么。
有人说要加班加点完成生產任务,有人说这下工厂算是站稳脚跟了。
林涛没有参与这些討论,他只是静静的站在车间里,看著那台还在播放电影的样机。
屏幕上,少林寺的僧人们正在晨练,动作整齐划一,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李建国正在调试一台新到的衝压工具机,这是下午刚从机械厂运来的二手设备。
工具机的绿色油漆已经有些斑驳,但內部结构依然精密。
他用一块沾了机油的纱,仔细擦拭著主轴上的每一个零件。
“建国,这台机器怎么样?”
李明华走过来,手里拿著一份生產计划表。
“底子还行,就是轴承有点鬆动,我已经重新调整过了,明天应该能正常开工。”
李建国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车间的另一端,十几个工人正在组装第一批试產的录像机机芯。
办公楼一楼的財务室里,王红林正在算帐。
桌上摆看一台计算器,按键已经被磨得发亮。
他一边翻阅著发票和收据,一边在帐本上记录著每一笔开支。
“钢材和塑料的费用,八千六百二十元。电子元件採购,一万二千四百元。工人工资,第一个月预支,九千元。”
他一边念叨著,一边用珠算盘验算著计算器的结果。
珠子在算盘上“啪啪”作响,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反正不管怎么算,第一笔订单的纯利润都在七十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