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壑之桥与无声的交易
山梁上的空气凝固了。下方谷地中,哭泣的孩童与犹豫不决的国军侦察队,构成了一幅残酷而揪心的画面。山梁之上,周斌的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暴。每一个选择都通向未知的深渊。
救?可能暴露自身,遭遇不测,甚至沾染瘟疫。
不救?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和可能存在的幸存者被遗弃,良知何安?而且,下方那支国军队伍,是他们多日来遇到的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非日军的武装力量,是他们获取信息、药品、乃至出路的唯一可能机会。
风险与机遇,道德与生存,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他猛地回头,目光扫过自己的队伍:奄奄一息的李峻,高烧昏迷的王雷,还有那些倚靠着岩石、眼中只剩下麻木和饥饿的战士们。赵立帆也抬起头,看着他,眼神复杂,既有医者的不忍,也有对队伍处境的深切忧虑。
不能再犹豫了。
周斌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他不能拿整个队伍去冒险首接接触,但他必须尝试。
“石头!”他低声喊道。
那个猎户出身的战士立刻猫腰过来。
“你脚程快,林子熟。你摸下去,不要暴露,尽可能靠近那支国军,听清楚他们在争论什么。重点是,搞清楚他们的番号,意图,还有…他们有没有医护兵或者药品的迹象。”周斌语速极快地下令,“绝对不要被發現!有任何不对,立刻撤回!”
“是!”石头没有丝毫犹豫,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下山梁,利用茂密的灌木丛和地形掩护,迅速向下方接近。
等待的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周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望远镜死死盯着下方。他看到那支国军侦察队似乎分成了两派,少数人指着孩子情绪激动,多数人则谨慎地后退,指着那些草席和死寂的房屋摇头。带队的军官显得焦躁不安,不断看着怀表,又望向村子。
终于,石头去而复返,脸色紧张却带着一丝信息。
“政委,听清楚了!他们是国民党军第59师侦察连的一个班,说是奉命在这一带侦察日军调动和…和不明疫情。”石头喘着气快速汇报,“他们争论要不要进村救那孩子,但多数人怕死,说上头有命令,遇到疫情区一律封锁隔离,不准靠近。他们有个医护兵,背了个十字药箱,但看着也不像敢进去的样子。带队的是个中尉,姓刘,好像有点不忍心,但也不敢违抗命令。”
59师?周斌快速回忆着战区友军的分布,似乎确有这个番号在附近活动。疫情封锁令?这符合常规处理方式,虽然冷酷,但却是战时减少非战斗减员的无奈之举。
情况清楚了。对方并非敌人,但也绝非可以完全信赖的友军。他们有药品,但缺乏深入险境的勇气。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周斌脑中迅速形成。
他立刻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用铅笔快速写下几行字:
“友军59师刘中尉鉴:
吾等乃十八集团军所属小队,执行任务遇敌重伤,有队员重伤垂危,急需消炎磺胺。
下方村童可怜,吾等愿冒险救之,交换条件:请予药品若干置于村东石桥桥洞。
同为炎黄子孙,抗日报国,望伸援手。事后各自撤离,互不干扰。”
他没有署名,只画了一个简单的五角星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