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之光与血火之路
希望如同脆弱的肥皂泡,在触及现实的瞬间骤然破灭。裂口之外不再是自由,而是另一重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山谷对面山坡上日军机枪冷峻的轮廓和隐约晃动的身影,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人刚刚燃起的热情,只剩下刺骨的寒冷和窒息般的绝望。
“妈的…阴魂不散!”王雷咬牙切齿,拳头狠狠砸在旁边的岩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周斌脸色铁青,示意所有人压低身形,借助洞口的藤蔓和岩石隐蔽。他仔细观察着对面:日军大约有一个分队(约13人)的兵力,配备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占据了制高点,火力足以完全封锁这片山谷和裂口。强冲出去,无异于自杀。
“政委,怎么办?”一名战士的声音带着颤抖。
退回洞穴深处?那是慢性自杀,且不说潜在的辐射危险,日军的搜索队迟早会找到这里。困守洞口?食物和水即将耗尽,日军甚至不需要进攻,只需围困,就能让他们自行崩溃。
进退维谷,真正的绝境。
赵立帆半跪在李峻的担架旁,感受着从裂口缝隙吹入的、带着自由气息的微风,心中涌起巨大的不甘。队长刚刚有了一线渺茫的生机,难道就要断送在这里?他看着李峻依旧苍白却似乎因接触到新鲜空气而略微平稳的呼吸,一个念头疯狂地滋生出来。
他凑到周斌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政委,不能硬冲,也不能等死。或许…或许我们可以利用鬼子害怕的东西?”
周斌猛地转头看他:“害怕的东西?”
“那个…”赵立帆指了指洞穴深处,“…‘邪礦’!鬼子知道这东西的厉害!如果我们能让他们以为,我们要把里面的东西弄出来,或者…己经把污染带到了洞口…他们会不会不敢靠近?甚至后撤?”
周斌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但随即又布满疑虑:“风险太大!万一鬼子不管不顾,首接火力覆盖…”
“但这是唯一可能的机会!”赵立帆急切道,“而且…队长之前昏迷时说过‘铁盒子千万别打开’…我怀疑矿洞里还有比放射性矿石更可怕的东西,鬼子极度恐惧那东西泄露!我们可以虚张声势!”
王雷也凑了过来,听到这个计划,眼中闪过狼一样的凶光:“对!吓唬狗日的!咱们可以点燃一些东西制造浓烟,扔出一些发光的石头(如果有的话),再故意喊话,就说咱们破罐子破摔,要同归于尽!”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心理战计划,建立在日军对“阴火之毒”的恐惧之上。成败与否,完全取决于日军指挥官的心理素质和上级命令的优先级。
周斌快速权衡着。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就这么干!王雷,你带人立刻去后面,收集所有能烧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潮湿的木头苔藓,要能产生大量浓烟的!再仔细找找,看有没有小块的那种发光矿石,一定要用厚布包好处理!赵立帆,你想几句能唬住鬼子的日语!动作要快!”
命令下达,队伍立刻无声而高效地行动起来。求生欲压倒了恐惧。很快,一堆混合着潮湿植物和破布烂木的篝火在洞口内侧点燃,浓密的、呛人的白烟顿时升起,顺着裂口向外弥漫。
王雷等人也真的在附近找到了几小块之前那种散发着微弱荧光的矿石碎片,用多层破布紧紧包裹。
“外面的小鬼子听着!”周斌用尽力气,用日语向着外面喊话,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赵立帆快速教了他几句),“你们想要的‘样本’就在这里!但你们也知道他沾了什么!我们现在都染上了‘桐油病’!不想一起死的,就立刻后退!否则,我们就把洞里的‘好东西’全都搬出来,大家一起烂掉!”
与此同时,王雷将一块用布包着的荧光矿石,奋力扔向了山谷中央!那包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在草地上,虽然看不到光芒,但却极大地增强了心理威慑。
浓烟不断冒出,带着洞穴里特有的阴湿和微弱的怪异气味(被战士们刻意夸大)。
对面的日军阵地出现了一阵明显的骚动。士兵们看着那诡异的浓烟,听着中方喊话中提及的“桐油病”(日军内部对辐射病的隐晦称呼),又看到有东西被扔出来,脸上纷纷露出惊疑和恐惧的神色。军曹大声呵斥着,试图稳定军心,但恐慌己经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