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条路暂时走不通。置办一套打铁的家当,远不是他现在能负担的。
他退了出去,轻轻关上门,心里的念头愈发清晰。
先去镇上,把山货换成钱。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衡就醒了。
他把锅里剩下的疙瘩汤热了,看着两个孩子睡眼惺忪地吃完,才蹲下身子。
“爹要去一趟镇上,卖了肉换钱回来修房子,给你们扯布做新衣裳。”他看着两个孩子,“今天你们就待在家里,哪儿也不许去,我会托隔壁李婶婶照看,听话。”
赵乾似懂非懂地点头,他己习惯听爹的。
赵果却伸出小手,拽住赵衡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不安。
赵衡摸了摸女儿的头,声音放得极柔:“爹很快就回来,给果儿带糖吃,好不好?”
“糖?嗯”赵果的眼睛亮了一下,那种甜丝丝的味道,她只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尝过一次。
小姑娘用力点头,终于松开了手。
安顿好孩子,赵衡拎着一块足有三斤的獾子肉,敲开了隔壁的院门。
李秀梅看到那块肥瘦相间的肉,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这可使不得!你家孩子才更该补补!”
“李嫂,这不是白给你的。”赵衡将肉递过去,态度坚决,“我今天去镇上,一天都回不来。家里两个孩子,想拜托你帮忙照看一下,给口水喝就行。这块肉,就当是给你们家的伙食,总不能让你们白忙活。”
话说到这份上,李秀梅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
她男人王卓从屋里出来,闷声劝道:“他娘,收下吧。赵兄弟是个敞亮人,咱们是邻里,帮个忙应该的,可也不能让他心里觉得欠着咱们。”
李秀梅这才红着脸接过来,手里沉甸甸的,心里更像是被什么烫了一下。
这赵衡,行事真是滴水不漏,既让你没法拒绝,又不会让你觉得欠了他多大的人情。
“你放心去吧!”她拍着胸脯保证,“孩子交给我,保管给你看得好好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赵衡这才回了家。
他将剩下的十来斤獾子肉用干净的草叶包好,又把那张初步处理过的獾子皮卷起,连同一些品相最好的干菌子,一并放进竹筐。
所有东西加起来,足有二十多斤。
他将竹筐稳稳背在身后,回头深深看了一眼院子里正眼巴巴望着他的两个孩子,毅然转身,大步朝着村外的山路走去。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他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显得格外高大。
那背篓里扛着的,不只是山货,更是一个家摇摇欲坠的现在,和一份必须被撑起来的未来。
赵衡的脚步,没有半分迟疑。
青阳镇。
当赵衡翻过最后一座山梁,一座颇具规模的镇子便出现在晨光之中。青瓦白墙,炊烟袅袅,与闭塞的小山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走进镇子,喧嚣和烟火气便扑面而来。
宽阔的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包子铺的热气,布庄的彩布,铁匠铺的叮当声,交织成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赵衡这个身高九尺、背着竹筐的壮汉走在人群中,引来不少打量的目光。但他神色自若,目标明确地朝着镇子最热闹的东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