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两山夹峙,中为风口,旧日商队过此,人畜常被卷落悬崖,故名。
章衡命在此筑“狼牙关堡”:
?堡墙厚一丈二,外浇水泥,内填火山灰;
?西角设火铳台,可交叉封锁峡谷;
?堡中凿井三眼,深及热泉,冬不冻;
?堡门悬铁闸,重五千斤,以鲸油滑轮启闭。
堡墙第一块基石,由韩铁枪与乌质勒共抬。
乌质勒以生硬的汉语大吼:
“狼牙关,今日是狼牙,来年换龙牙!”
二月十五,连日升温,峡谷东侧积雪松动。
夜半,狄咏巡营,忽闻山巅“咔嚓”巨响,抬眼望见雪壁裂开一道白线,如巨斧劈山。
“雪崩!吹号——”
牛角号划破夜空,筑路军弃械狂奔。
顷刻,万马奔腾般的轰鸣自山顶滚落,雪浪高十丈,瞬间吞没三里路基。
雪尘未散,西侧山梁上亮起三朵绿色火光——那是旧辽残兵与部分不服八部的小部落,趁夜偷掘路基、制造雪崩。
狄咏翻身上马,火铳一举:
“雪崩可埋路,埋不了我大宋的火!”
三百火骑应声而出,雪夜中火光点点,像一条逆雪而上的赤龙。
三月初一,雪崩清理完毕。被毁路基重新填筑,旧辙之上,又添新辙。
工人们惊奇地发现:雪崩带下的火山灰里,竟夹杂着一粒粒未冻的草籽。
水泥初凝,草籽吸热,三日后竟冒出一簇簇嫩黄芽。
章衡蹲下身,指尖轻触那抹新绿,低声道:
“草原的路,终究要由草原自己长出来。”
他回头,望见笔首的狼牙路像一把灰白色的剑,劈开雪原,首插南方天际。
剑刃之上,春意初萌。
三月十五,狼牙路南段己修出一百八十里。每到黄昏,雪原上便亮起一串灯火,像有人把汴京的御街横铺在月光下。第一座“火炕驿站”——“狼川驿”——于今日卯时落成。
驿站形制:
?外墙双层松木夹火山灰,厚五尺,可抗炮石;
?内院“井”字火道,地下埋陶管,鲸油昼夜流淌,室温常保二十度;
?正厅悬宋制铜钟,早午晚各三十六响,十里外可闻;
?屋顶立“狼烟台”,台中置硝磺、狼粪、鲸脂,白昼烟黑,夜则火光赤红,与北极星遥相呼应。
戍驿官是河北老兵刘十九,绰号“刘不夜”,曾在倒马关一役被辽骑劈去左耳,如今戴皮罩,仍精神如鹞。他领三十驿卒、五十驿马,开门第一日便贴出告示:
“凡过路商旅、筑路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