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因为得知了小女孩的身份,星三人前往三余书肆屋寻访证人,净砚继续修复丢失的影像。]
[三人和净砚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后,便赶往三余书肆。]
[不过当三人抵达目的地时,并没有发现隐书,只找到对方请来帮忙看店的人。]
[瓦尔特选择留在书肆前等待隐书,而三月七和星很快找到了看店的人。]
[对方见二人打听隐书下来,本想敲诈一番,但在二人的威胁下,还是乖乖说了出来。]
[星和三月七顺利找到隐书和对方一同回到书肆后,从对方口中得知那天她本想找个地方看书,但发现空地处有两个黑衣人与金发化外民就选择离开,而两个黑衣人也正好跟着她离开。]
[不过那时的她只想找个地方看书,并没有注意到两个黑衣人与金发化外民在做什么。]
“两个黑衣人……三月姑娘莫非一语成谶,《渔公案》真乃实事改写而来?”
苏轼眼中带着沉思之色,三月七和星为了不被敲诈,就自称《渔公案》成员,书也是真实改编而来。
如今听隐书说出那两个黑衣人竟与书中故事对应,加上有彦卿看到的那本小说的前车之鉴在,不由得怀疑《渔公案》这本书是不是真的被三月七说中。
“……如若真是如此,三月姑娘虽略显跳脱,有些愚钝,但跳脱里偏生藏着点‘歪打正着’的运气。”
苏轼目光落向天幕里正凑在隐书身边的三月七,语气里多了几分叹服,继续道:
“即便这次《渔公案》的揣测未能全然成真,也难掩她初上仙舟时那句‘碰到的第一个就是幕后黑手’的巧——如今再回头看,这话倒像提前摸透了故事脉络,未卜先知似的。”
…………
[“……只记得……那两个黑衣人闻起来臭臭的。但这可能算不上什么线索啦。”说完,隐书报以一个歉意的笑,“不好意思,你们专程跑一趟,但我没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瓦尔特摇摇头,表示这都是很有价值的线索。]
[随后,瓦尔特又问起关于罗刹去往空地前的最后一站是三余书肆一事,而隐书想了想,确有此事,那天对方来到店中翻了几本书之后,将一本很老派的一本纸书拿给了她。]
[在付完钱后,只是撕掉那本书的扉页,将书放在柜台后便离开了。]
[说着,隐书还忍不住疑惑这么奇怪的事情她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他拿走的是哪本书呢?”瓦尔特追问道。]
[“是这本《渔公案》”,隐书将那本罗刹没有带走的书拿了出来递给星,随后告诉几人因为被撕掉了扉页,她也不能放在店里卖,如今正好送给几人。]
[三人表达感谢后便和隐书分开,走到一旁交谈现状。]
[路上,三月七止不住地抱怨罗刹竟然那么坏,《渔公案》那么好的书说撕就撕,太气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