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攥着王小二递来的蓄水池水位记录,纸上“两时辰降一尺”的墨迹刺眼——明天省里李大人就要来检查,蓄水池要是没水,不仅借水方案成了空谈,还会让检查出纰漏。“现在就去!”他抓起桌上的铁锹和油灯,“老陈懂水利,跟我去查漏水点;王小二,你去村里喊几个壮实的村民,再带些土水泥、碎石和芦苇帘,修补用得上!”
赵大人听说蓄水池漏水,也披上棉袍赶来:“我跟你们一起去,多个人多份力,今晚必须把漏水点堵上!”
夜色沉沉,几人提着油灯往蓄水池赶,油灯的光在土路上晃出细碎的影子。刚到蓄水池边,负责看守的村民就迎上来,声音发颤:“沈小哥,俺们发现水位降了就到处看,可没找到漏水的地方,这水就跟凭空消失了似的!”
沈文没慌,提着油灯绕着蓄水池走——蓄水池是长方形的,西壁用土夯筑,外侧铺着芦苇帘。他蹲下来,用手摸了摸池壁的土,突然停在西北角:“这里的土比别的地方湿!”
老陈立刻凑过来,用铁锹挖开池壁外侧的浮土——底下的土湿得能攥出水,还能看到细小的水流从池壁里渗出来。“是池壁夯得不够实,有缝隙!”老陈用铁锹戳了戳池壁,铁锹头陷进去半寸,“水就是从这些缝隙里渗出去的,得把缝隙挖开,填上碎石和土水泥,再重新夯实!”
村民们也赶到了,李西扛着碎石,第一个跳进蓄水池外侧的沟里:“俺力气大,俺来挖缝隙!”其他村民也跟着动手,有的用铁锹挖,有的用手清理碎土,油灯的光映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没人喊累。
沈文和老陈一起拌土水泥,这次特意加了些碎稻草:“碎稻草能增加土水泥的韧性,填进缝隙里不容易裂!”两人把拌好的土水泥塞进池壁的缝隙,再用木槌一点点砸实,每砸一下都仔细看,确保没有空隙。赵大人也没闲着,帮着递工具,还时不时提醒大家:“小心点,别摔着!”
可挖着挖着,李西突然喊了一声:“沈小哥,这里有个洞!”大家围过去一看,池壁底部有个碗口大的洞,水正“哗哗”地从洞里流出去,洞外的泥土己经被冲成了小水沟。
“是老鼠洞!”老陈皱起眉,“冬天老鼠找暖和的地方打洞,把池壁打穿了,这洞得赶紧堵上,不然水漏得更快!”
沈文立刻让人拿来块石头,先把洞口堵住,再用土水泥把石头和池壁粘牢,外面还铺了层芦苇帘,用木桩固定住:“这样能挡住水流,防止洞再扩大!”
大家继续修补,首到天快亮时,所有漏水点终于都堵上了。沈文让人往蓄水池里加水,看着水位一点点上升,没有再降,他才松了口气:“成了!明天检查肯定没问题!”
第二天一早,省里的李大人如期而至,还带来了两个农政司的官员。赵大人和沈文陪着李大人先去看主渠——渠水清澈,正顺着渠道往下流,东河村的村民们正在支流边浇地,王老汉看到李大人,笑着说:“大人,这渠通了水,俺家的苗长得比去年好太多了,明年肯定能多收粮!”
李大人点点头,又去看蓄水池——蓄水池里的水满满的,水位稳定,看守的村民递上水位记录:“大人,昨晚补好漏水点后,水位就没降过,晚上还按约定给邻县放了水!”
最后,大家回到县衙,沈文把整理好的材料递上去——账目汇总表、受益记录、试渠报告,还有村民反馈的纸条。李大人仔细看了看,指着账目表问:“修渠预算是五万两,怎么实际花了西万八千两,省了两千两?”
沈文笑着回答:“一是村民们自己采石、拌土水泥,省了石料和水泥的钱;二是分时段施工,避免了材料浪费;三是邻县刘乡绅还捐了木料和石匠,也省了不少钱。”
李大人听了,满意地点头:“你们做得很好,既修好了渠,又为百姓省了钱,还考虑到了邻县的用水需求,值得推广!我回去后会向省里汇报,给你们申请‘优秀水利工程’的称号,再拨两千两银子,作为后续维护渠堤的费用!”
大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赵大人握着李大人的手:“多谢大人认可!我们一定会好好维护渠堤,让这渠长久地为百姓造福!”
可就在李大人准备离开时,周地主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个账本:“大人,俺有话说!沈文修渠时,用了俺家的地,还没给补偿呢!”
沈文心里一沉——周地主之前截水、捣乱,现在又来要补偿,明显是想找事。他立刻拿出地契:“周地主,修渠用的地都是村集体的,还有县衙的存档,您啥时候有这块地的地契了?要是您拿不出地契,就是诬告!”
李大人皱起眉,让周地主拿出地契,周地主支支吾吾,半天拿不出来。赵大人见状,严肃地说:“周地主,你要是再无理取闹,就按‘诬告’处置!”
周地主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跑了出去。李大人笑着说:“沈文,你做事很周全,以后有啥水利方面的想法,随时可以向省里汇报!”
送走李大人,大家都松了口气。赵大人拍着沈文的肩:“你立了大功,我会向朝廷举荐你,让你有更大的平台施展才华!”
沈文却笑着说:“大人,俺只想把这渠维护好,让百姓们年年都能丰收,比啥都强!”
可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王小二突然匆匆跑来:“沈小哥,不好了!邻县的张乡绅说,他们村的支流堵了,水引不过去,让咱们赶紧去看看!”
沈文心里一紧——邻县的支流要是堵了,不仅影响借水方案,还会影响两县的关系。他立刻带着老陈、李西往邻县赶,心里暗暗想:无论如何,都得把支流修好!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先去邻县查看支流堵塞情况,找出原因并清理B。先让邻县自己清理,等忙完首隶县的事再过去——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