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武帝]
“去病,又是去病,但是宋皇非武帝是什么意思呢?”汉武帝先是开心了一阵,但是而后又陷入疑惑,
“难道我对去病做了什么吗?但是不可能啊,我宝贝去病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对他出手呢?”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最硬核的文人。都说勇冠三军当去病,文武双全属弃疾,两个相似的名字,命运却大不相同。]
[辛弃疾的祖父特别喜欢霍去病,他也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像霍去病那样成为名将收复河山,所以给他取名为辛弃疾。]
“辛弃疾的祖父还真是和我一样有眼光,看在都喜欢去病的份上,我就不怪后世之人将它和去病进行对比吧!”汉武帝脸上浮现出有些傲娇的小表情。
[辛弃疾和霍去病的名字多么相似啊,但是他们两者之间的命运终究是不同。]
[辛弃疾22岁便能率领50名骑兵,攻入敌军5万人大营中如入无人之境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带回来处刑。]
“什么?50对5万这真的没有说错吗?50人不输就己经不错了,居然还能活捉叛徒。”
“宋朝的运气竟然如此之好,能得到这么一个宝贝疙瘩。”
“凭什么朕的秦朝名将这么少,其他朝代的将领一个比一个厉害,老天真的不公平,朕真是羡慕啊!”秦始皇看后不停的发出感慨,前面讲到霍去病卫青时,就己经非常眼馋了,如今这没怎么被天幕提过的宋朝居然还能有如此神将。
[他也因此名声大振,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英雄的起点,就像曾经的霍去病一样。但是没想到这便是他的巅峰,他因不受朝廷信任,久久得不到重用。]
[此后数年多次被任用,又多次被罢免,可他要收复山河的想法,从来没有变过。他有满腔抱负,但却无处施展,只能将侠骨柔情寄托于文字中,道尽了壮志难酬的无奈。]
“……如此神将居然壮志难酬,是我疯了,还是这天下疯了?”
“朕若是得此名将,那不得供起来,这宋朝竟然白白将人才浪费,还真是名将多了不可惜是吧?”
“这天下居然真的有如此胸无大志的皇帝吗?有如此名将不开疆拓土就算了,居然还要罢免。”
这是所有有开疆拓土的皇帝心中共同的想法,同时又对宋朝皇帝的做法感到难以置信。
[他只能寄情于诗词,写下了很多首著名的词,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很多人都说比他能写词的没有他能打,比他能打的没有他会写词,堪称文武双全的典范。]
[他写的词有很多,就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将领,在暮年也只能躺在床榻之上大喊杀敌,终究是有志之士却不得志。]
[或许霍去病和辛弃疾之间只差着一个汉武帝,如果宋皇能像武帝一样有识人之才,那么辛弃疾也不至于郁郁而终。]
[有些人说宋朝羸弱是因为不像其他朝代那样有那么多能力强的文臣武将,但是真的没有吗?]
[当我们回望宋朝时,我们会发现宋朝有很多有大才的文臣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