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总监的名片。
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陈默的心上。
“商业计划书”五个字。
如同紧箍咒,让他头痛欲裂。
OS:计划书?写那玩意儿得多麻烦?要市场分析、要财务预测、要团队介绍……光是想想就要了我的老命!绝对不能写!
他打定主意,要用“拖”字诀。
拖到风投失去耐心。
拖到团队热情冷却。
拖到这件事自然消亡!
于是。
在接下来的项目组会议上。
当周宇轩兴奋地问起融资进展时。
陈默只是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打了个哈欠。
“急什么。”
“八字还没一撇呢。”
“计划书……再说吧。”
他语气敷衍,态度消极。
希望能传递出“老子不想干”的明确信号。
OS:这下你们该明白了吧?散了吧,散了吧。
然而。
他低估了团队成员们的“脑补”能力和行动力。
他的“拖延”和“消极”。
在周宇轩看来,成了“稳坐钓鱼台”的大将风范。
“默哥说得对!是咱们沉不住气了!”
“融资是大事,得谨慎!计划书必须打磨到完美!”
“我们不能给默哥丢脸!”
他立刻动用家族人脉,联系上了几位知名的商业顾问。
开始私下请教计划书的撰写要点和市场分析框架。
林暖暖则将陈默的“再说吧”,理解成了“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她主动包揽了用户调研和市场验证的苦活累活。
不仅在校内发放了数百份调查问卷。
还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几家校外的小型工作室。
软磨硬泡地让人家试用陈默那个粗糙的协作平台,收集第一手的用户反馈。
“默默虽然没说,但他一定需要这些真实数据!”
“我必须帮他做好万全准备!”
而苏清雪,面对陈默的“不作为”。
则是首接用行动说话。
她利用几个通宵。
将那个简陋平台的底层代码彻底重构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