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不堪其扰,神经衰弱,医院诊断都出了好几张。
“张律师,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好好说没用,骂也骂不过他们…难道就只能忍着吗?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女士说着眼圈就红了。
(张小蛮内心:噪音扰民…这种案子最棘手了!取证难,执行更难,往往耗到最后自己先崩溃了。)
送走王女士,张小蛮和秦语都觉得这案子不好办。
“报警记录、物业调解记录、医院诊断证明都有,但光这些可能不够。”
秦语分析道,“关键是噪音的实时证据很难固定,对方完全可以否认。”
“我知道…”张小蛮摸着下巴。
“而且这种邻里纠纷,就算赢了官司,执行起来也麻烦,总不能天天让法警去守着他们别出声吧?”
(张小蛮内心:要是能预知他们什么时候制造噪音就好了…)
就在这时,她忽然想起系统刚升级时解锁的新功能——【案例模拟推演】!
“包子!那个案例模拟推演,能不能用在这个案子上?”
包子系统光芒一闪:“可以尝试呢宿主!【案例模拟推演】(初级)可以基于现有证据和信息”。
“模拟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及法庭辩论焦点,并提供应对策略预演哦!需要消耗能量50点次。”
“才50点?试试!”张小蛮立刻来了精神。
【能量扣除50点。开始模拟推演…】瞬间,张小蛮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对面坐着模糊的、代表楼上邻居的虚拟人影,旁边还有虚拟的审判席。
虚拟邻居态度嚣张:“噪音?什么噪音?正常生活声音而己!谁家孩子不跑不跳?她神经衰弱关我什么事?有本事她住别墅去啊!”
虚拟审判长提问:“原告方,你们如何证明被告制造的噪音超过法定标准并达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程度?”
张小蛮试图回答:“我们有报警记录和医院证明…”
虚拟邻居打断:“报警记录只能证明她报过警,又不能证明我有噪音!医院证明更不能说明是我造成的!”
推演很快结束。张小蛮回到现实,额头冒汗。
(张小蛮内心:靠!对方果然会这么耍无赖!现有的证据链太薄弱了!)
“包子,推演结果怎么样?”
“推演显示,凭借现有证据,胜诉概率仅为35%。关键缺失在于:1。专业机构的噪音监测报告;2。长期、连续、能清晰证明音源和分贝值的录音录像证据。”
包子系统总结道。
“专业噪音监测请不起啊…而且他们也不可能配合监测…”
张小蛮蹙眉,“那就只能自己取证了!长期、连续、清晰…”
她眼睛一亮,有了主意:“语姐!咱们能不能这样…”
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在王女士家安装一个可以远程操控、带高分贝录音录像功能的摄像头(正好用上她哥装的同款)?”
“设定好分贝阈值,一旦超过标准自动开始录制并云端保存,形成长期、客观的证据链!”
“同时,再联系一次社区和物业,进行最后一次调解,并在调解时故意提到“正在收集证据准备法律途径解决”,观察对方反应,并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