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分之一的疆域……?星臂级文明……?”九霄剑尊李青衫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周身原本锐利无匹的剑意,此刻竟显得有些凝滞,仿佛他的“剑”,在这浩瀚的旋臂尺度前,不知该指向何方。
“溯渊。”领袖云曦空灵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她清澈与沧桑交织的目光落在溯渊尊者身上。
“你提及的‘星臂级文明’,与我们的差距,具体在何处?你一向热衷于探索古文明遗迹,你定知晓。”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由云曦问出,更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神。
溯渊尊者与墨衡院长对视一眼,墨衡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的狂热,他上前一步,接过了话头。
“领袖,诸位同僚。要理解这种差距,我们必须从文明的根基——科技与生存状态来进行对比。”
墨衡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挥手间,神力在空中构建出清晰的数据模型和对比图表。
“首先,是空间的征服——跃迁技术!”
图表左侧,标注着【联邦现状】。
“我联邦目前最先进的‘星梭级’跃迁引擎,单次最大跃迁距离,理论极限为10光年。并且,每一次极限跃迁后,引擎核心需要长达数月至一年的冷却与维护周期,超载使用会导致空间模块崩解,使用极大代价也最多冷却至几天,代价高昂,不能作为常态使用。”
图表上显示出联邦疆域的简化模型,一次跃迁如同蜗牛爬行,跨越整个疆域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图表右侧,出现了【星臂级文明(预估)】的标签。
“而一个真正的、能统治上万光年旋臂的文明,其空间技术必然产生了质的飞跃!根据对遗迹中某些超空间坐标残片的逆向推导,以及能量运用模型的推演,我们估计,他们的主力舰船,一次跃迁距离可能达到上百甚至数千光年!冷却时间可能以‘日’甚至‘小时’计算!”
图表上,代表星臂级文明的箭头,如同瞬移般在庞大的旋臂模型上闪烁。
“这意味着,从他们疆域的最北端到最南端,上万光年的恐怖距离,其舰队可能只需要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抵达!而我们联邦,从首都星到最偏远的边境哨站,可能需要耗费一代人的时间!这是战略投送能力的天地之别!”
墨衡的阐述,让所有军部出身的恒星级强者脸色无比难看。
他们瞬间明白了,在真正的星臂级文明面前,联邦所谓的纵深防御,可能薄得像一张纸。
“其次,是文明的基石——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与价值!”
溯渊尊者沉声接口,他的话语,带着一种更深沉的人文关怀与残酷。
“在我们联邦,无法突破至战士级的普通民众,占据了人口的95%以上。他们除了繁衍后代,为文明提供最基础的人口基数外,对于联邦的整体科技、武力提升,贡献微乎其微。他们是文明的土壤,却难以触摸星空。”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向往与震撼。
“但是,在一个成熟的星臂级文明中,情况截然不同!”
“他们必然己经突破了量子技术的终极壁垒,能够改造行星,甚至恒星的内部结构,将其转化为拥有近乎无限计算容量的【天体计算机】!”
“凭借这天体计算机构成的庞大网络,他们可以让每一个普通公民的意识,随时接入一个近乎真实的、永恒的【虚拟宇宙】!”
“在那里,他们无需为生存奔波,所有的体力劳动、物质生产,都由高度智能的自动化科技与机器人完成。他们生存的意义,除了自然的生命繁衍,更在于——提供灵感!”
“灵感?”楚月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没错,灵感!”墨衡院长激动地补充道,声音高昂。
“科学技术的突破,尤其是颠覆性的突破,往往就源于一个偶然的、跳跃性的灵感火花!一个拥有万亿亿、甚至百万亿亿公民的星臂级文明,将其所有公民从生存劳役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尽情探索、学习、娱乐、创造……这相当于组建了一个由无数大脑构成的、永不间断的【灵感风暴潮】!”
“我们联邦,依靠的是少数天才科学家的灵光一闪。而他们,是依靠整个文明所有个体的偶然性灵感进行大数据筛选和突破!这是数量级的碾压!在这样的文明面前,我们联邦的科技发展速度,慢得如同冰川移动!”
“在星臂级文明,每一个普通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星际公民’,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灵感,共同构成了文明前进的澎湃动力!而我们联邦的普通人……唉……”墨衡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对比之下的残酷,己不言而喻。
偏厅内,不少出身平凡的恒星级强者,面色都变得极其复杂。
他们想起了自己崛起于微末的艰难,若是在那样的文明中,或许……
“那么,从我们联邦这区区百余光年的疆域,到统治上万光年的旋臂,长宽高超过一百倍,这中间……疆域的差距何止上百万倍……”秦破军声音干涩地问道,他意识到了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他们之前未曾想象过的鸿沟。
“这便是恒星级明文与星臂级文明的天堑!”溯渊尊者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接着补充,声音低沉:
“然而……这么强大的星臂级文明也仅仅是2。5级文明!我们的文明勉强接近2。1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