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他们主动来攻!将计就计吃掉曹刘主力!"
"赤壁北面有个三江口,正适合修建水寨!"
徐臣点头赞同。
放下手中望远镜道:"水寨之事稍后再议。
眼下襄阳近在咫尺,仲达可有破城良策?"
司马懿胸有成竹:"襄阳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但曹操南逃时裹挟了大批南阳百姓。
只要主公妥善安置这些流民,就能赢得荆州民心。
"
"当然,曹操既用谣言中伤主公,我们也可以用舆论战动摇襄阳民心。
"
"让百姓看清谁才是祸乱荆州的元凶!"
"待南阳流民得到安置,襄阳百姓必会归心。
"
"届时略施离间之计,襄阳自会从内部瓦解!"
徐臣开怀大笑:"这么说来,曹操反倒帮了咱们大忙!"
司马懿也笑道:"曹操万万想不到,主公麾下竟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铁军!更想不到主公会耗费巨资安置流民。
"
徐臣目光如炬:"盛世百姓苦,乱世百姓苦。
打仗是军人的事,与百姓何干?若说残害百姓是乱世常态,那我徐臣偏要改了这规矩!"
"当兵,就要有个当兵的样!"
"咱们凉州军,可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
司马懿闻言肃然。
行军打仗向来是个烧钱的事儿,粮草消耗就像流水似的。
按常理说,当兵的不抢老百姓口粮都算仁义之师了,更别提拿军粮救济逃荒的难民——放眼整个大汉王朝,敢这么干的除了徐臣找不出第二个!
为啥徐臣这么阔气?人家天生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主儿。
每次系统签到的奖励不是粮草就是军械,战马兵器要啥有啥,这才让他能在短短两年里横扫大汉疆土。
换作别人,光后勤补给就够喝一壶的!
就说这次南阳闹难民潮,几十万百姓被曹操的毒计逼得背井离乡。
逃难路上没吃没穿,要不是徐臣出手,恐怕大半人都得饿死在荒郊野岭。
别人逃难顶多带半个月干粮,可徐臣首接打开军用仓库——没粮食?管够!没棉衣?现发!刘表把襄阳城门关得死死的?徐臣愣是派兵护送百姓回乡!
更绝的是,徐臣让士兵们把行军帐篷都让给老弱妇孺,自己围着篝火坐了一宿。
有个凉州兵救落水孩子时被冲走,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会游泳。
这些事在难民中传开后,风向彻底变了:
"曹阿瞒这个挨千刀的!为栽赃凉军连老百姓都杀,害得我家破人亡!"
"多亏凉帝发粮发帐篷,要不我们全家早饿死了"
"那些凉军弟兄自己冻着把帐篷让出来,还说这是补偿我们——这明明不关他们的事啊!"
"我在徐州时就晓得,徐臣陛下才是真仁主,比襄阳那个挂名皇帝强百倍!"
不出三五日,整个南阳难民的心都向着凉国了。
有些知恩图报的百姓自愿当起宣传员,把徐臣的仁政事迹在襄阳城里传得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