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加紧将不在户籍册上的山越部落迁到山外,严厉打击黑户,尽可能将能看到的百姓都登记造册。
江东的本地世族也要注意,虽然他们还没发展到史上孙吴那种地步,但是也得提前从制度上掐灭他们一手遮天的可能。
交州刺史朱符残虐不仁鱼肉百姓,以前不管是没有资格去管,现在荀牛牛已经进化成牛牛陛下,自然不能让他在交州继续胡作非为。
后世最有名的交州官员是交趾太守士燮,这个时间点士燮已经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如果按照史书上来发展,接下来就是朱符激起民愤被杀,士燮趁机上表奏请亲族出任交州要职,从此开始割据岭南的土皇帝生活。
在岭南和越南的历史上,士燮的威望甚至比南越王赵佗还高。
只是交州与中原的交通实在不方便,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北边是云贵高原,正北是横跨交、荆两州的五岭,东南则是和扬州隔着大大小小的丘陵相望。看似接壤的地方很多,实际上能走的路寥寥无几。
西北和东南基本上走不通,中原和交州的来往主要通过五岭之间的水系。但是五岭之间的天然水系并不互通,自南向北流入长江的河流和自北向南流入珠江的河流必须通过人工运河才能联系起来,还得费大力气修建水闸平衡河流之间的水位才能保证船只的通行。
始皇陛下在位时修建灵沟通湘江漓江以便统一岭南,两汉四百年也开凿了好几条水道,但是能供大军通行的只有那么几个选择,是实实在在的易守难攻,只要设卡阻塞就能立刻把危险挡在山门外。
道路条件不适合他们大张旗鼓的南下,交州本身也不太值得费那么大的劲儿。
益州虽然也是道路险阻,但是除了出入蜀的山地之外内部是整块儿的盆地非常适合发展生产,交州内部也是一山未平一山又起,大大小小的山头一个比一个让人头疼。
后世交通便利南边尚且有些地方每个村儿的口音都不同,这年头就更不用说了。
交通不便、水土不服、沟通困难……
在其他地方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情况下,交州那种犄角旮旯好像确实只能让本地人来治理。
同样在边地,辽东太守公孙度趁中原战乱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中原这边汉室还没亡,公孙度已经在辽东为汉室先祖立庙。
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出入銮驾头戴冕旒,虽然只是九旒冕,但是小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他甚至还把随行的亲兵命名为羽林军。
牛牛陛下觉得不行,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荀牛牛已经在京城受禅,这天下就只能有他一个皇帝,其他人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他已经以大夏天子的身份下诏召公孙度进京,如果公孙度不听,很遗憾,那就只能开战了。
还有尚在刘表手中的荆州七郡,他麾下的猛将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立下这开国后的征战首功,虽然还没定下领兵的是谁,但是不管是谁刘表都挡不住。
而且天下连年征战百姓已经苦不堪言,等打完刘表和公孙度后就不能再主动掀起大规模的征战,他们家底儿撑不住。
没称帝之前屯田的收成能官府占大头,称帝之后就得慢慢调整,尽可能在百姓有意见之前把政策调整从战时应急调整到太平年间的状态。
豫州、兖州、并州这些早已步入正轨的地方调整税收,其他多灾多难的地方还要酌情减免赋税。
再者,既然已经确定要科举取士,基础教育就得抓紧,不然百姓没有读书上学的渠道,朝廷再怎么科举取士也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供他们选拔。
普及教育和养兵一样都是花钱如流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在没有办法不头疼。
荀晔想着当了皇帝不能和以前一样无所顾忌,他是系统爹认定的明君预备役,要熟练掌握帝王心术,要将制衡玩儿的炉火纯青,要能刚能柔循循善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总之就是,不能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要学会和那些不听话的家伙讲道理。
但是现在,他觉得开国之君还是得杀气重点才行。
朝廷穷,百姓穷,这说明什么?说明富的是中间的豪强大户。
抄家一时爽,一直抄家一直爽。
那些盘踞地方多年的豪强大户一家就能养活一个县甚至一个郡,要是听话识趣儿还好,不听话不识趣儿还上赶着当拦路石的补给包不抄家还留着干什么?
——恐怖大逃杀即将开始,请大夏境内的富户豪强做好准备。
——本轮大逃杀规则:侵占良田,杀;藏匿户口,杀;鱼肉乡里,杀;揽权纳贿,杀。
冷酷。jpg
忙碌起来时间过的飞快,好像禅位大典昨天才举行,回头一看却发现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