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势瞬息万变,远在寿春的荀晔每天看到急报都感觉满脑子都是小问号。
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怎么按快进键也不通知他一声?这弄得按部就班发展生产的他很不合群啊!
益州是什么情况?裴文行到了吗?那边乱七八糟的有他的功劳吗?
荆州又是什么情况?刘表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趁机开战了?
还有京城,王司徒你是不是杀疯了啊?
不是所有想要辞官的官员都勾结西凉乱军,有没有可能人家就是不想在京城干了想提前退休回老家?
首先日食是星体运动所致封建迷信要不得,其次日食是星体运动所致封建迷信要不得,最后日食是星体运动所致封建迷信要不得。
好吧,说出去也没人信,只能他自己在心里念叨几句。
虽然很对不起小皇帝,但是这个亡国凶兆来的正合适,这玩意儿比到时候他自己干巴巴的找理由改朝换代更能令天下人信服。
所以王允到底是什么情况?他想让所有人都耗死在京城?
别啊,他不管家里人的死活不要紧,也不能让别人的家人陪他一起等死好吧。
要么支棱起来抗灾迎敌,要么放开手让其他人主持大局,他既不放手也不操心抗灾迎敌光想着让朝堂整整齐齐算怎么回事?
朝堂整整齐齐不代表没人和凉州军阀勾结,能扣住本人还能把家里的门客仆从都扣下吗?
有病,纯纯有病。
要他说京城众臣就该联合起来反抗王允的暴政,天子年纪小还有太傅杨彪,朝中士孙瑞、马日磾、皇甫嵩、周儁随便哪个站出来都能代替王允主持大局,就算让天子亲政都不至于离谱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行,他得让他爹想办法离开京城。
正常人没法和癫人交流,他怕王允癫起来拿他爹出气。
什么毛病?就不能正常点儿吗?
荀小将军现在对整个朝廷都很有意见,大汉还没亡,朝廷还在,司隶那么多百姓纳税服役养着他们不是让他们在遇到天灾时自怨自艾,而是要他们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保住民间太平。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他们的俸禄是哪儿来的?归根结底是来自百姓!国库不会自己长出粮食啊软蛋们!
天灾又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地方官有几个没经历过天灾的?就你们京城的管娇贵是吧?
封建迷信归封建迷信,迷信的同时能不能把分内之事做好?年前的干劲儿哪儿去了?司隶几百万百姓不是命是吗?
烦死啦!
荀晔一边骂一边写信,骂骂咧咧的同时还得把他近期搜罗到手里的神医们送去颍川以防万一。
大概运气是守恒的,京城那边霉运不断他这边却好运连连,打听了好几年的神医都让他在扬州给找着了。
结果可好,找着了也留不住,还得他熬好几个大夜赶出来防疫手册让他们带去颍川防备瘟疫蔓延。
朝廷能控制住灾情还好,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死人就不会有疫病,现在朝廷开始摆烂,很难猜不到接下来司隶一带会是什么状况。
也怪他把疫病的事儿忘了,这几年北方没有大规模的疫病,事情闯不到跟前就永远想不起来,等到能想起来也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
这都什么事儿啊?
荀小将军有些抓狂,他想着扬州那么大不能操之过急,发展计划甚至都是按照五年五年来做的。
事实证明的确不能操之过急,从计划到实施也有变故,他的五年计划甚至需要十年才能完成。
要求太高是他的错,鉴于南方没有了北方逃来的大量劳动力,他可以心平气和的接受五年计划变成十年计划的事实。
问题来了,扬州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即便他人不在也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的程度?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法。
到他这里就是荀晔虽走计划仍在,继任者依旧按照他的想法来。
啊,头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