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荀小将军不是什么恶趣味的人,转述完之后就给孤零零的虎崽子安排了新活儿,“平定黄巾是大功,策弟随温侯迎战也当表功,过两日随我一同前去洛阳如何?”
孙策立刻把他那不靠谱的爹抛之脑后,“真的?我也能去?”
荀晔听着有点耳熟,然后就想起来前些天让这小子跟吕大将军去迎敌的时候这小子也是这个反应。
乌程侯啊乌程侯,你怎么把孩子养成这样了?
能去!当然能去!
他们虎崽子去京城转一圈回来就是正经的官,定让乌程侯大吃一惊。
不就是过年没法一家团聚?他全家都在并州他说什么了吗?
“回去收拾收拾,没有意外的话后天早上就出发。”荀小将军拍拍小老弟的肩膀,甚至想让这傻小子出门在外得多长几个心眼儿,最好知道亲爹没有“义父”靠谱。
但是他怕乌程侯回来找他麻烦,最后还是无奈放弃欺负人。
孙策没想到什么都没干论功行赏的时候也轮得到他,当即乐颠颠的回去给他爹写信报喜。
他发现了,跟着大哥混比跟着亲爹靠谱多了,从今天起、不对、从刚来颍川的那天起,他就是大哥最忠诚的小弟。
荀晔摆摆手送走傻乐的虎崽子,然后回去催他们家奉孝叔尽快把比请功的奏表写出来。
他们此番进京一来要进献曲辕犁二来要汇报战况,顺便给天子和杨太傅送几本书当年礼,前两件事都需要正儿八经的走流程,所以得找个笔杆子帮忙润色。
他已经干了出主意的活儿,文书工作不能再让他干。
郭嘉:……
每当他觉得他们小将军能独当一面的时候,这小子都得嘚瑟几下让他打消之前的念头。
稳当不了一点儿!
还好有稳重的他在,不然可怎么好?
郭鬼才把写好的奏表递过去,然后问道,“再过半个月便是岁首,真要这时候进京?”
“颍川离洛阳近,我们顶多在那儿待三天,回来不耽误准备过年。”荀晔已经算好了,“第一天到驿馆修整,第二天上午参加早朝下午和天子谈心,第三天就能满载而归。”
他带着那么多东西进京,朝廷就算不给他升官也会有各种赏赐,不用想也是满载而归。
郭嘉叹了口气,“好吧,我待会儿再去找温侯说几句。”
荀晔收好奏表,再看看他们家奉孝叔的表情,然后才提醒道,“志才叔已经去了。”
他已经强调了好几遍此番进京不是为了挑衅王允,但是身边的谋臣们都不觉得行程能一帆风顺。
不是信不过他,是信不过王允。
王司徒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坚贞不屈的名士,甚至连一句反驳的话都听不得,除了不像董卓那样看谁不顺眼当场就杀外其他没有任何区别。
他这次进京怎么想都不会太低调,在王允看来很可能就是不怀好意过去找茬,就算他不主动挑衅,王司徒大概率也会搞出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驶得万年船。
虽然他是颍川主官,虽然他平时表现的很靠谱,虽然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好小伙儿,但是在一众谋臣眼里,他依旧是个需要保护的玻璃娃娃。
就……
郭嘉啧了一声,“志才去叮嘱也行。”
荀晔耸耸肩,没再说话。
看身边人这态度,他应该还能再拿“我还是个孩子”的理由横行霸道几年。
问就是不懂事,问就是还小。
对面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人,好意思和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起冲突吗?
招式虽老但好用,只要他还没加冠没正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就一直能用这招。
二凤爹十七岁开始打仗二十一岁就能当主将,始皇爹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亲政,他十六岁横空出世二十岁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不算多稀奇。
古往今来少年奇才那么多,多他一个能怎样?
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