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或者祈巧节,在古代是女孩儿家祈求心灵手巧的节日。
那天,家家户户的女孩子都要参加比如像投针验巧、对月穿针这样祈巧的游戏,希望自己真的像天上织女纺华线、织锦衣一般心灵手巧。
在大周,七夕那天异常热闹,不仅街头灯火彻夜不息,花楼还会举办花魁游街的活动。
年轻的男女在那天晚上会约上心上人去看游街、吃花糕,再送上定情之物来表达心意。和现代的七夕“中式情人节”的过法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当林昭昭被问到七夕节有没有空的时候,心里不由自主地就泛起了一丝丝小涟漪。
而问她的人还是长得还如谪仙一般的莫若尘,她心底的那丝涟漪就有了微微的甜意。
再然后就听莫若尘约她“那天去童济院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吃点心。”
害!怎么说呢?也行吧!
非常符合林昭昭心中对冰块脸莫将军的认知。
在哪儿吃点心不是吃呢?更何况是和长相俊美的郎君还有自己心心念念惦记的孩子们一起吃,也算能过一个甜滋滋的七夕节了。
既然是去童济院和十几个小孩子一起吃晚膳,那就不能只准备点心了。
童济院里有当初铁夫人收留的几个穷苦妇人平时在那里给孩子们做饭吃,但也都是家常便饭。
林昭昭过去的时候,总想让孩子们吃点平日里吃不到的罕见的新鲜吃食。
上次给孩子们带了很多在宫里做的饼干和点心,孩子们吃得双眼放光,这次林昭昭除了做点心花糕以外,还想做点鱼和肉,让他们今晚的餐桌丰盛一点。
因为要在宫里做好带出去,就只能做不怕放凉的菜或者干脆凉菜好了。想着孩子们平时肉和鱼吃的不多,林昭昭准备做叉烧肉和五香熏鱼。
七月初七一大早,林昭昭让小夏子和冬雪去御膳房拿了豚肉梅花肉、新鲜的草鱼,又让他们按照列出的单子备好了晚上做点心的各种材料。她自己则在御膳房的小菜园里摘了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
玲珑阁的小厨房叮叮当当从早上一直忙到正中午。
莫若尘下值到了玲珑阁的时候,发现林昭昭和春桃好似搬空了御膳房的库房的东西准备和他出行。
“那边我已经安排府里管事买了菜肉,府里做菜做的最好的厨娘也已经过去准备晚膳了,六公主不必亲自带这么多东西过去。”莫若尘面上含笑对林昭昭道。
“我也只是做了两样可以凉吃的鱼和肉菜,又做了一些点心、花糕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应个节气。”林昭昭满脸都是要出宫的雀跃和欢喜。
“六公主是不是很喜欢出宫?上次看你就极为开心。”莫若尘帮林昭昭把带的食盒、点心小心翼翼地在马车后面放好。
“是啊,平日哪有闲暇出宫啊?今天虽然没空去看游街看花灯,但能和孩子们一起看看星河,找找牛郎织女星,再一起吃个花糕话话家常也是极为难得。”
林昭昭回答着莫若尘,心里却暗想:谁想得到来这里过的第一个七夕,不仅是和俊俏的郎君,还是和十多个小郎君、小娘子。
哎!这莫若尘,真是人如其名,不解风情。
…
到了京郊的童济院,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夕阳西下的余晖给童济院的院子里拢上一层金红色的光晕,墙边一棵开得极盛的芙蓉树在徐徐微风中偶尔飘落下一两朵红艳艳的花朵。孩子们在院子里帮忙摆好了桌子、椅子,又跑来跑去帮着端菜上桌。
林昭昭笑眯眯地给小六子梳辫子,给她戴上粉色的绢花,拿来铜镜让她看,小六子忍不住羞得红了双颊。
莫若尘站在一边,看着此情此景,觉得仿若一幅安宁静谧的画,美好得让他不忍发出声响去打扰这一切。
厨娘又做了一些孩子们爱吃的菜,再加上林昭昭带来的叉烧肉、五香熏鱼,很快就在院子中摆了整整两桌子。
这顿晚膳极为丰富,鸡鸭鱼肉、热菜冷盘,点心、米饭,可谓是应有尽有,童济院的孩子们素日里吃不到太多肉和鱼,今天可以撒欢儿地吃,几乎个个都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
林昭昭笑着给童济院里唯一的女孩儿小六子不停地夹菜,生怕她抢不过那些贪吃的小子们。
一边给她夹远处的菜,一边还温柔地对她说:“慢慢吃,不着急,可要记住万万不能像上次那样边跑边吃卡了喉咙。”
小六子长得极为乖巧可爱,林昭昭第一次出宫就遇到小六子边跑边吃脆枣,让枣核卡了喉咙差点窒息。也是因为她对小六子的施救,才让她和这些童济院的孩子们结缘。
这在长安街还成了一段佳话,那街头卖菜、卖点心烧饼的小商贩们动不动就会给来买东西的顾客绘声绘色地讲上一段:“就在这条街上,当今的六公主殿下当街救了一个卡了喉咙的小娘子,从此收复了少年丐帮”的趣事。
莫若尘看着此时对害羞的小六子温柔如水的林昭昭,又想起她在宫中那些惊世骇俗的举动,忍不住看入了神,不知道这位六公主到底还有多少让人惊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