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跟我同事都觉得你的照片拍得好,你能获奖是实至名归。”骆宾祝贺舒苑说。
舒苑心里乐开了花,但在不熟的人面前还是得谦虚,说:“跟拍照水平没啥关系,都是占了拍照题材的优势,我就是运气好,刚好拍到。”
运气是一方面,她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准备参赛的照片,胶卷跟洗照片都花了不少钱,获奖算是回本吧。
骆宾说:“快别谦虚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能买到临江日报不,买不到来我这儿拿,送给你保存。”
舒苑没想到对方还挺热心,忙说:“多谢,那不就不客气啦,我先去看看能不能买到。”
现在还没有报刊亭可以买到报纸,舒苑趁中午休息时往新华书店跑了一遍,看今天的临江日报上刊登了她的两幅照片,马上花一毛六分钱买下两份报纸。
临江日报用两个版的版面报道比赛结果,除了文字写明获奖人,金奖三张,银奖五张,铜奖十张都悉数刊出,其余优秀奖则只是文字介绍。
其中舒苑拍得消防员救人的照片最醒目,占了最大篇幅,看上去非常有震撼力。
舒苑不知道的是,其实评委觉得这两张照片都非常好,要不是同一个人所拍,都会评为金奖,商议之后,一致同意把救人的评为金奖,喂饭的评为银奖。
舒苑并不意外,一张是消防员救人,一张是小护士喂饭,都是能代表八十年代青年人的作品,而且绝对政治正确,符合主旋律,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气,不给评奖才不正常。
这说明她不仅拍照水平高,还摸准了时代脉搏。
奖品是十五卷彩色胶卷,金奖十卷,银奖八卷。
舒苑倒觉得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举夺魁,极大的提升了她的自信心。
有一就有二,多参加比赛,肯定能多获奖,她就有资格说自己是知名摄影师。
领奖结束,舒苑把报纸跟奖品都给照相馆的工友看,立刻引来一阵惊呼。
王有才仔细看着报纸说:“舒苑你不仅拍照水平高,还有想法,我们追赶不上你。”
胡自强也是这样想的,说:“我现在就想着把照片拍好洗好,你都能比赛获奖了。”
舒苑鼓励他们俩说:“你们俩学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能出师,都会是能独当一面的照相师傅。”
赵师傅还特意往照相馆跑了一趟,了不得啦,舒苑是一级摄影师,说明拍照水平在整个路城已经领先,现在又获了奖,别看他早就给舒苑转成正式工,可他们照相馆还是留不住人才吧。
等舒苹一家也回娘家吃饭,舒苑特意把报纸拿给大家看,说:“你们都看看,我的照片获了金奖跟铜奖,我现在不是待业青年,是优秀摄影师。”
全家人惊讶,为她高兴,舒苑显摆完了,点名郑建设:“大姐夫,看到了吧,我以前在家待业,最不满的人是你,我现在都获奖了,你工作上还没干出啥成绩呢,不用我提醒你吧,你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工作上。”
郑建设脸一沉,舒苑可真是没大没小,又在敲打挤兑他,黑着脸说:“别侥幸获了次奖就到处显摆,这个奖项没啥含金量吧。”
他不知道舒苑这个待业青年怎么就突然跑去照相馆上班,还能参赛获奖?
难道是比赛没啥人参加,或者获奖特别容易?
舒苑心平气和地说:“这次获一次奖的事儿吗,这只是个开始,以后会获更多的奖。”
吃过晚饭,舒苑兑了热水给小满洗头发,等着李红霞给他理发。
舒荷先剪,她现在上高二,学习任务繁重,学校要求所有女生一律要剪短发,舒荷只能忍痛剪掉长发。
心里盘算着卖头发买猪肉,李红霞一剪子下去,“咔嚓”一下,剪到了舒荷的耳垂。
李红霞很淡定地说:“呦,剪流血了。”
舒荷嗷的一嗓子叫了出来:“老妈,你剪到我耳朵了,流血了?凉飕飕的,小满,快救我。”
小满赶紧跑到姥姥卧室,拉开抽屉找急救箱,家里的急救箱是陈载给小满预备的,小满拿纱布像模像样地帮舒荷止血、抹药,之后舒荷再也不肯让李红霞继续剪头发。
李红霞说:“怕啥,刚才那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