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礼坤抬手覆在脸上,用力搓了搓,让自己变得清醒了些。
「只江州府,明州府,若无朝廷的旨意,他们岂敢轻易开仓平粜?」
这才是此事最重要的一环,且最最难难为之处。若无朝廷旨意,敢随便动用常平仓的粮食,乃是抄家流放的大罪!
宁毓承默然片刻,道:「祖父,恩威并用。」
宁礼坤震惊住,重复着宁毓承的话:「恩威并用?」
宁毓承道:「是,恩威并用。恩,在他们的政绩。威则在常平仓,就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第52章……
祖孙两人商议完对策,到了最后,在由谁前去明州府之事上出现分歧。宁氏族中能干得力之人,基本都在外当官做事。要是没甚本事,派去明州府也没用。
宁毓承打算自己前去,宁礼坤坚决不同意:「你三叔不会听你的话,路上不太平,你不能去。」
「祖父!」宁毓承理解宁礼坤的担心,但明州府那边才是关键。
「不行,你说再多都没用!」宁礼坤斩钉截铁道。
无论如何,他都舍不得让宁毓承以身涉险。宁礼坤道:「我自己去。」
宁毓承吃惊不已,道:「祖父,你身子不好,你如何能去。」
宁礼坤笑笑,很是洒脱道:「我这把老骨头,死了就死了。反正早晚你们都要丁忧,宁氏蛰伏沉淀一段时日,也是好事。」
「祖父,不该是这样算。只要是人,都不该如此算。」宁毓承心中难过,认真至极强调。
宁礼坤如何不懂,宁毓承讲的是「情」,血脉亲人之间的「情」。而非世俗规矩讲究的孝,更非仕途前程。
可惜,明州府江州府本不该到此般地步,皆因着,这世道,「人」少了些。
「我多带些仆从,与粮商一道前去。车上也不冷,睡上两天就到了。」
宁礼坤温声解释,「江州府这边,就留给你了。」
「好。」宁毓承见劝说无用,只能勉强应了。
宁礼坤收拾了下,宁大翁取来厚大氅,与宁毓承一起坐车前往府衙。
「前去芳草巷绕一圈。」宁礼坤吩咐道。
芳草巷临近瓦肆,巷子店铺林立,中等规模的粮食铺子,就足足有三家。
车夫驾车到巷子口,马车就慢了下来。宁礼坤掀开车帘朝外看去,人从巷子口排起,前面看不到尽头。
「祖父,人太多,你别下去了,我去看看。」宁毓承劝说道,宁礼坤的脸色不大好,点点头,「你也小心。」
宁毓承交代宁大翁伺候好宁礼坤,他跳下车,到粮食铺子前。
几个差役在周围闲闲巡逻,吆喝着买粮的百姓莫要抢占争斗,莫要引起混乱。宁毓承挤到前面,打听到了米面现在的价钱。
比起早间,米面的价钱,每斤都上涨了一文到两文。这点钱听上去很少,只是
半天不到的功夫,且米面是民生必须,百姓根本没有抗灾害的能力。
一旦家境稍微殷实的人家开始着手囤粮,定会造成粮食短缺。在后世时,粮食价钱震动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背后缘由皆是因为战乱。如果江州府因为恐慌缺粮,随之而来的,也将是战乱。
宁毓承走了几间粮食铺子,发现售卖的皆为陈粮。精细的米面,只摆了两小袋在柜台中。他心思微动,神色若有所思。
离开粮食铺子,宁毓承再去盐铺问过,盐也有所上涨,但涨得不多。朝廷不缺盐,江州府更不缺盐,在临海的扬县,朝廷有大片的海盐场。
回到马车上,宁毓承将所见情形简要说了下,宁礼坤眉头紧皱,道:「着实不容忽视,不知官府那边可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