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重用的两名朝臣,关系又恰好这般不睦,简直太妙了。他可以利用朝臣间的种种矛盾,让各方势力达到完美的平衡。
对于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的斗争,李隆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放任自流。
此前,杨国忠就曾向李隆基禀报过安禄山对上不忠。
李隆基只听了听,却没往心里去。
安禄山出身卑贱,没有任何根基,可以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会对他不忠呢?他那般信任倚重安禄山,安禄山有什么背叛他的理由?
那回,杨国忠是挑着李隆基心情好的时候说的。李隆基纵然不信,也没有对杨国忠多加苛责。
但这回就不一样了,杨国忠直接打扰了李隆基欣赏歌舞的雅致,还给安禄山的罪名升了级,一副恨不得除掉安禄山的样子。
这让李隆基很不高兴。
看在宠妃杨玉环的面上,李隆基不打算重罚杨国忠。
他揽着杨贵妃,对杨国忠道:“你好生反省反省吧。说起来,那安禄山是你堂妹的干儿子,也算是你的半个外甥了。”
杨国忠:“……”
并不想要那个外忠内奸的“外甥”好吗?
那安禄山就知道奉承杨贵妃,对于杨国忠这个宰相兼国舅爷却不屑讨好,还总是与杨国忠作对。
对于那种人,杨国忠怎么可能喜欢得起来?
尤其这次,安禄山谋反打的旗号还是“讨伐逆臣杨国忠”,杨国忠纵使对国事不那么上心,但他对自己的小命还是十分上心的。
他见李隆基半点儿都不肯相信自己的话,不由有些急了,朝一旁的杨贵妃连连使眼色。
杨贵妃迟疑了片刻,却没有开口。她对前朝之事向来不关心,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李隆基。
况且,杨国忠虽然是她的堂兄,但安禄山也同样是她的干儿子,每回安禄山进京,都会在她面前卖乖讨好,把她逗得十分开心。杨贵妃也不知道,她该站在哪一边。最终,她还是决定不掺和此事。
杨国忠见李隆基准备离开了,不由急道:“圣人,这回真不是臣诬陷安禄山,他是真的反了!他的大军,已经向着关中之地打过来了!”
他说得慷慨激昂,然而,他的话语,李隆基却已不愿再听。
这时,一阵悦耳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你叫不清一个装睡的人的。你们这位好皇帝,如今是彻底只要他的干儿子,不要大唐的江山了!”
只见,不知何时,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站在了门口。
她的周边,环绕着一层云雾,她明艳的五官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好似神女临世。
杨贵妃和杨国忠看向女子的目光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敬意。然而,云雾散去之后,女子的面容,却让李隆基面色苍白,汗毛直立。
“你……你怎么还活着?不,不可能……”李隆基一边说着这话,一边踉跄着后退。
最终,他一个没站稳,狼狈地摔倒在地上。
李隆基异样的举动,也让杨贵妃和杨国忠倍感莫名。
什么叫做“你怎么还活着”?
看起来,圣人是认识眼前的女子的,只是,在圣人的认知中,眼前的女子应该已经死了。
这名恍若神女降世之人,究竟是谁?
很快,他们心中的种种疑惑就有了答案。
只见这女子用极为嫌弃的目光瞥了李隆基一眼:“若不是大唐江山就要因你而败落,惹得老祖宗们纷纷动了怒,你当本宫愿意来见你吗?”
“当初,你为了夺权,赐死本宫,又杀了不少皇族中人,如今,你对着你那干儿子倒是大方!”
杨国忠和杨玉环听着这话,心中有了底。
李隆基赐死的人不少,但被他亲自下旨赐死的公主却不多。
杨国忠和杨玉环知道的,唯有李隆基的姑姑镇国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的堂妹安乐公主。
镇国太平公主身为武皇幼女,得武皇亲自教导,酷好弄权,曾权倾朝野一时。
安乐公主则是唐中宗李显之女。这位公主虽然没在政事上展现出什么过人的才干,却将她的野心直截了当地摆在了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