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王室的交涉下,赵偃之父赵孝成王也终于同意放嬴政母子归秦。虽则如此,赵国上下对嬴政仍然不大看重。毕竟,嬴子楚将嬴政和赵姬母子抛弃在邯郸多年不闻不问,也不知他们在秦国君臣心中还能有多少分量。
赵孝成王同意让嬴政返回秦国,也是打着利用嬴政秦太子长子的身份,挑起秦国内斗。他们并不指望在从小在赵国长大的嬴政能够真正有什么作为。
谁能料到,时隔十余年,嬴政再次踏上邯郸的土地时,他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李令月看着嬴政“带”她在赵国王宫中肆意游荡的模样,心中多了几分感慨。
赵国王宫从建筑风格到装饰布局,与咸阳王宫都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赵王偃喜好奢靡之物,宠臣郭开与手底下一众阿谀奉承的小人便投他所好,为他寻来了无数奇珍异宝。
赵国王宫的奢华程度远胜咸阳王宫,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如今,历代赵王辛苦建造的宫殿、搜罗来的奇珍异宝,都归了秦国所有。
可见身为国君者若是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拥有再多的财富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嬴政身边的大臣们见自家王上游览完了赵国王宫,本以为今日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按照嬴政往常的惯例,这时候他就该停下来歇息一阵儿,然后处理政务了。
但今日嬴政兴致莫名的高,他在游览完赵国王宫后,还要亲自去邯郸城的大街小巷逛逛,这也让随行的秦国大臣们感到有些奇怪。
王上对这邯郸城,竟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吗?
“兴许是王上在这邯郸城生活了太长时间,此次故地重游,情难自已吧。”有人猜测道。
他们哪里知道,嬴政纯粹只是应李令月的要求,要带她“近距离”感受一下邯郸的风土人情呢?
既是要感受风土人情,带着浩浩荡荡一群人出行就不大合适了。
嬴政的目光在大臣们身上转了一圈,最终决定将他们遣散,他自己则带着侍卫们微服出巡。
秦国大臣们:“……”
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秦王最后的那个目光中,似乎带了几分嫌弃之意?这是嫌他们碍事了吗?
因为这是在赵国街头,嬴政没有着玄服,而是特意换了一身青色衣衫。
鲜少见他着浅色衣衫的李令月见了他这幅扮相,颇觉新奇。果然,人长得好,穿什么衣裳都好看。
先前嬴政着玄服时,显得尊贵且深不可测,如今换一身衣裳,倒是有了几分寻常富家子的样子。
嬴政察觉到李令月眼中的惊艳之色,眼眸中划过一丝笑意。
“待会儿你想了解什么?我替你问去。你若是看上了赵国街头的什么东西,也只管告诉我,我替你买来先收着,待你过来时,再给你。”
嬴政的话语暗含心机。李令月没有明确提过她要再来大秦,但嬴政这番话语中,几乎将李令月再来大秦之时给敲定了。
李令月却未曾注意到这个细节,此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别的方面:“不是我想了解什么,而是你该了解什么……阿政,如今邯郸这些黔首可是你的子民。你要归拢民心,你不该趁机微服私访,了解一下他们过得好不好么?”
如今距离长平之战,仅仅过去了二十年。秦人坑杀了那么多赵人,这血汗深仇自然无法轻易消弭。
可根据李令月的观察,赵地许多普通黔首们的反战情绪甚至盖过了他们对秦人的仇恨。
毕竟,数百年的征伐不休,一次又一次的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一切的一切都让黔首们身心俱疲。
昔日他们是周朝之人,是晋国之人,是被赵国所灭的中山国后人,是战败后被连人带城割让给赵国的燕国人,甚至是被赵武灵王所灭的异族楼烦国人……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成了赵人。
然而,继他们成为赵人之后,赵王又降了秦。于是,倏忽间,他们又变成了“秦人”。乱世之中,何以为家?何处栖身?!
这些新秦人的耳边,开始充斥着秦腔秦调,他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说秦国话的人。他们本人也开始接受秦国律法的管辖,仿佛他们跟真正的秦人已经没有区别了。秦国朝廷从赵王和赵地卿大夫们的手中将土地夺了回来,分给赵地黔首以及刚刚搬迁到赵地的老秦人耕种。
新秦人在接受秦法约束的同时,又享受着秦法带来的好处。这既让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原来,他们想象中凶残嗜血的秦人,其实跟他们也没什么不一样。
赵地许多人对老秦人的仇恨依旧存在,隔阂一时半会儿难以彻底消除。可如果在秦王治下,他们能够自此过上安稳的生活,能够看得到希望。他们中的许多人,兴许也就认命了。毕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仅仅是活下去,对于他们这些底层人来说,就要费尽全部的力气。
因此,李令月才会对嬴政说这样一番话。赵地并入秦国之后,赵国黔首们日子过得如何,也影响着赵地的稳定。
嬴政听了李令月的话后,若有所思。
李令月趁机又道:“虽然阿政你这副打扮令人赏心悦目,不过,你瞧着实在有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儿。你就这么去打探消息,只怕不太好使。要不,你还是扮作从咸阳来的商贾吧,若你是商贾,你去找赵地黔首们打探行情,顺带着了解一下邯郸现在的状况,倒是说得过去。”
“况且,商人先前在秦国先前地位不高,虽说经过变法,商人的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秦人对于商贾的观念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你扮作秦商跟赵地黔首交谈,兴许他们会愿意向你透露更多的信息。”
至于为何让嬴政假扮秦商而不是别国商人,一则嬴政话语中的秦国口音太过明显,二则李令月明白,嬴政有自己的骄傲,他定然不屑于假扮其他国家的人。
嬴政觉得李令月说得有道理,便命人给他寻了一身商贾的衣裳来穿。
他刻意收敛着自身的气势,搭配上那身带有暴发户气质的衣裳,瞧着倒是有几分普通人的样子了。
嬴政想了想,又命人寻了两身类似的衣裳,派人送去给王绾与李斯,让他们换上衣裳之后就来自己这里报到。他实在不是一个擅长跟底层黔首打交道的人,这等事,还是让会说话的人去操心吧。
至于为何不选常来此地的姚贾和顿若,自然是因为他们先前出使六国太过频繁,赵地许多人对于他们的面孔已经不陌生了。若是嬴政带着姚贾和顿若出行,便失去了微服私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