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太医的意思,那种人多的地方,李令月最好不要去。可李令月坚持要去,他们也没办法,只得再三叮嘱李令月身边的人警醒着些,别让人随意靠近李令月,以免李令月磕着碰着了。
太医们也察觉到李令月最近兴致不高,要是能在确保李令月安全的情况下,让李令月的心情好转一些,他们自也是乐意的。
“殿下,您去招生现场看过之后,记得早些回来,莫要逗留太久。”
“孤知道了,你们可真是啰嗦!”
由于李令月给出的待遇实在好,在海军学校就读期间,学生们几乎是不需要学费的,等到学成出来,又有着丰厚的薪资,因此,不难理解报名现场前人山人海的状况。
负责录取学生的,是现役海军士兵,他们曾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张。
由于现在人手紧缺,李令月打算让海军士兵和军官们在不出海的时候,轮流来给海军学校的学生们上课。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教官紧缺的问题,又能让这些海军军官们在休息时多一份收入来源。
李令月给海军的待遇极好,这些来海军学校任教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一份额外的津贴,他们的积极性自然颇高。
见识过大洋彼岸大风大浪的他们,在选拔学生的时候,要求也是格外的高。
按照上头的要求,他们降低了文化课方面的门槛,但至少要能写会算,才有可能被他们录取。
除此之外,他们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更是严格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
许多抱着侥幸心理前来,却没能通过考核的百姓们,都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唯有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负责招生的官员的要求。他们准备回去之后,向着官员们要求的方向靠拢。
一时之间,这所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海军学校,成了全扬州城的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招生标准和前景,也被扬州城的百姓们反复钻研。
一些临近扬州的城池中,百姓们听说了朝廷要招收海军的消息,也纷纷赶了过来。
反正朝廷又没说只招扬州城的人,他们自然也可以试试,万一他们入选了呢?
李令月只看了个开头,便离开了。
招生现场那人声鼎沸的场景自然令她高兴,可随着周围人越来越多,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闷了,她不得不提前离开。
这场招生,持续了整整数日。最终,录取的人中,有将近一半是现役陆军士兵,有一小半是身强力壮的人,这些人原本打算通过武举入朝,不过科举三年举办一次,既然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摆在面前,他们决定先来试试。
进入海军学校就读的学生中,只有不到十人出自来碰运气的普通百姓之家,其中,通过考核进入学校的女学生只有三人。
“台子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就看校方该如何施为了。”李令月喃喃道。
第129章第129章
从海军学校招生现场回到行宫之后,李令月仿佛真的定下心来,开始安安生生地过起了养胎生活。
每日会有专门的厨子给她做膳食,搭配营养菜色,用过膳食之后,她会在身边宫人们的陪伴下,在行宫中散步。
武皇不许扬州各级官员来打扰李令月,因此,李令月过上了一段难得悠闲的日子。
从长安来到扬州的太医与宫人们原本还担心李令月闲不下来,千方百计地往外跑。没成想,李令月居然这么配合,没有令他们为难。
这日,李令月在用过早膳之后,便在行宫中挑了一处景致优美之所,坐在墩子上,开始晒起了太阳。
先前她每日处理公务,瞧着精明干练,此时她整个人放松了下来,瞧着又是另一幅样子。
特意从长安城赶来扬州的明霏给身边儿的宫人使了个眼色,让一名宫人为李令月取一件大氅来,以免李令月着凉。
眼下虽已开春,日头却不算太暖。在外头待久了,还是有些冷。
明霏见那名宫人领命去了,又命身边的两名宫人去小厨房盯着,为李令月备好热汤和点心。李令月怀着身子,饿得快,她们这些近身侍奉的人得确保李令月一饿,就有口热乎的吃。
这些日子,李令月的口味与以往不大一样,小厨房上一般得同时备着几样不同口味的糕点。
待明霏安排好诸项事宜回去,就发现李令月已经开始望着远方怔怔出神了。
明霏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从前,殿下是不会这样的。也不知最近,殿下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殿下这胎对外宣称是“有感而孕”,事实当真如此么?
会不会,殿下此刻的怔愣,与孩子们的阿耶有关?
明霏心中虽有诸多猜测,却没有去询问李令月。她能够感觉到,此刻的李令月,是不希望有人去打扰她的。
明霏不知,此刻,李令月的前方正悬挂着一块除了她本人之外任何人都看不见的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