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翻来覆去地播放鸣沙剧院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让周五演出的姜吾莫名感到紧张。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他站在鸣沙那间教堂的后台——
幕布的缝隙中透着舞台上的灯光,落在地上时形成窄窄的罅隙,剪出少年挺拔的影子。
妆发老师在为他做上台前最后的,微长的发捋到脑后固定,白色雪纺衬衫轻松裹住他的臂膀。少年手中霁青色的定制话筒被十指握紧。
小动作被同在候场的工作人员看到,轻声安慰道,“有点紧张吧?别害怕,这很正常,在这间教堂里演出的哪怕是闻名全中国的歌唱艺术家也一样会紧张。”
“不过你别担心,一会儿台上的顶灯会熄灭,只留下两侧两盏,所以不用害怕你的表情会被放大,除了你的歌声,观众什么都不会看到。”
尽管如此,姜吾还是尽可能平复下稍显急促的呼吸,他闭上眼,脑海中回放着熟悉地旋律和排练时的动作。他并不害怕忘词或出错。
真正让他紧张的,是这个舞台的分量。
无论是鸣沙剧院还是“第一次公开演出”,对他来讲都意义重大。
这里的每一块木地板仿佛都铭刻这过去的辉煌,片刻之后,也会成为他的舞台。
姜吾微微低头,深吸了一口气。
工作人员耳机内确认流程后拍了下他的肩膀,“准备好了吗?”
“一直准备着。”姜吾抬起头,望向幕布后的光亮。
“那就好。”工作人员,为他装上耳返,确认耳返内提示准确后,低声补充了道,“导演刚刚让我给你带句话。”
“今天,在台下,有一位特别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