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这口紫铜大鼎的异象哪怕只是短暂的显化,整个大唐都会陷入一种“赐福”的状态中。
未来最少十年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这还仅仅只是最浅显的好处。
最令人期待的是,大唐各地,将会涌现各式各样的天材地宝,诞生数不胜数的天才神童!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大唐将进入飞成长期。
而这一切的功劳,几乎都可以归结在李讲的这一篇文章之上!
现场,欢欣雀跃,一片沸腾。
藏身于暗处的靖王一党,原先已经准备好了攻讦的手段,正磨刀霍霍。
可看到这一幕后,全都如同被抽走了脊椎一般,无力的瘫坐下来。
完了!
相同的两个字,出现在所有的靖王一党的成员头上。
他们看不见希望,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跟李讲抗争。
“我本来还觉得,文王这篇文章太过直白,直到读完细细思索,才现刻意为之。”
一位官员长叹道。
精心堆砌辞藻,固然可以优美华丽。
可是,这样做,难免会让人读起来繁复绕口,相当于不自觉地就筑起了阅读的门槛。
白话文就不一样了。
上到八十,下到八岁,看一眼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轻松进入大众的视野。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十多万人的面前,堂堂宰相的文天衡,居然对着李讲深深一拜!
大唐也开口,满脸复杂的赞叹,“怪不得你要大兴科举,大办教育,原来原因就在这——少年强则国强!”
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都很重视对年轻一辈的培养。
但实际上,目的都很浅薄,只是单纯的不想影响官场的更迭而已。
许多人,都不清楚年轻人对于国家,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直到李讲的这篇文章出世,才让众人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青天!
29ad。。29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