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讲与韩修德、常庆远等人碰面后,除了嘱咐一些灾后重建的事宜,承诺会让《长安报》组织灾区捐款外。
还有的,便是科举了。
毕竟,此时距离第一场科举,还有四日便要开启。
青州经历了这么一场风波,于情于理,都需要一些别的大事来分散注意力。
而科举,正好具备这样的能量。
灾后的重建是一件不小的工作,陆运、章谦等人纷纷自请留下,处理后事。
于是,最后只剩李讲一人要回去洛阳。
“殿下,再见,这段时间感恩您将我带在身边,我在您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离别时,贺雁书眼睛红了。
这位被自己细心关照的病人生死相逼时,都没有落下泪水的姑娘,此时却哭成泪人。
“别哭,送你一样东西。”
李讲从纳戒中取出一物,送到贺雁书的手中。
“这是……《桓仁医经》?”
贺雁书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向李讲,“这不是我老祖遗失在外的作品吗?怎么会在您的手中?”
“在忘忧谷的时候,有幸得到贺老传承,当时他便嘱托,有机会,一定要交给贺家后人,今日总算不负所托。”
李讲笑道。
他一直想要物归原主,毕竟医圣的成道之作可不是等闲凡物,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来到青州,见到贺雁书,一段时间的考察,足以让李讲对其产生认可。
“相信以你的聪明才智,必然能够将你老祖的智慧扬光大。”
李讲挥挥手,面前一扇光门升起,在众人的目送之下,离开了青州。
欲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药王阁嚣张跋扈太久,唯我独尊,目中无人,连大唐律法都已然不放在眼里。
正因如此,所以才一步步,将自己带入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日,药王阁全体成员,正式就青州疫情之事,写下两份请罪书。
其中,一份上报朝廷,禀告唐帝,一份交予李讲,刊载在两日后布的《长安报》上。
一开始,听闻药王城出事了,大批的军队涌入城中,在药王阁的手中接走了管制权,百姓还无动于衷,认为是谬论。
但伴随着这一期报纸的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药王阁阁主临阵脱逃,药王阁阁老拒绝听命?我是看错了吗?还是这上面就是这样写的?”
一时间,舆论沸腾,得知事情真相的百姓官员全体震怒。
整个大唐都陷入了一场剧烈的地震中。
没人想到,药王阁居然能够犯下这样的罪行!
“气煞我也,要不是有文王殿下坐镇,写出一部镇国医经,扭转了乾坤,简直无法想象如今的青州,会变成什么模样!”
“一场席卷了过六万人的瘟疫,险些埋葬了整个青州,而有些圣人不听命,有些圣人还妄图逃!”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医圣做出这般丧尽天良的事情,罪该万死!”
群情激愤,骂声如潮。
其中青州的百姓得知自己险些被抛弃后,后怕不断,骂得最狠。
同日,朝廷便对外宣布。
鉴于药王阁犯下的滔天罪行,决定取消药王阁众圣全体阁老“圣人世家”的特权,没收过半数财产,贬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