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所谓的道门神祇,都是历史上做出过重大事迹,被百姓记住,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乾帝拜他们拜的很勤,但是换人也换的很勤。
先拜个几年,现给不了自己长生,便毫不犹豫的转换门径。
不得不说,在这个方面乾帝是有点离谱的,充分诠释了哪路神仙厉害不重要,谁能给我好处谁我就信谁。
要知道他可是天子,上行下效,他的信仰可关系到不止他一个人,他自己改换门庭不要紧,却关系到大量的香火,但就是如此随意的转换门径,香火之气飘摇不定,也没有人因此而找他麻烦。
这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所拜的这些道门神祗,本身对香火之气并无需求,有或者没有,都不重要。
第二个可能,则是这些神祗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可能历史上就没有存在过,只是百姓杜撰,机缘巧合下代代流传。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无论真实情况是什么样,都可以看出来,在这个世界香火之气没有那么吃香。
神道式微,多点香火,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处境。
而在大多数有传承的修行之人眼里,香火之道则是小道,旁口。
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去走这条路子?
因此,谢怜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研究香火之气,再想研究的话,可能就需要到东南沿海香火鼎盛之地去了。
法眼一扫,所有的香火都在眼中。
正如先前所说,香火有毒,在这如烟如雾的气流之中,夹杂着一缕缕黑色的杂质。
这些杂质,便是业力。已经与香火之气深深的纠缠在了一起,无法剥离。
但由于玉镯破碎,这些香火无处可去的缘故,香火之气正在不断的消散,就这会儿的工夫,已经散去了十分之一。
“前辈为什么会对香火之气感兴趣?”
祝青青见谢怜俯下身子细看香火之气,感到有些好奇。
这位强大到过分的前辈,难道以前都没有接触过香火之道吗?
“还记得我先前提起的清羽道人吗?”
“那位真仙前辈?”
“嗯,在他的笔记之中,提起过香火之气。”
“那位前辈怎么说?”
“他不是很难看得上此道,曾言香火之道,不过小道尔,言语之中多有鄙夷之意。”
“唉,有煌煌正道修行的人,多半都是这种看法,香火之道走的是捷径,根基也并不扎实,还容易生出种种变故,不是无路可走,我也不会想要去走这条路。”
“你先别急着妄自菲薄,清羽道人之所以看不上香火之道,是因为他觉得人们还没有现香火之气的真正用途。”
“除了供给自身修行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吗?”
“呵呵,他深入研究了一番后,并没有得到什么答案,只是暗暗猜测,觉得香火之气另有大用,只是世人并不善用”
“那不是等于什么都没说〃。”
祝青青有些无语。
但谢怜却不这样想,既然是自己的笔记,那么自然是有什么想法都会记录下来。
可清羽道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妄加猜疑,他能在东南驻足数十年,就只是为了研究这香火之道,就足以说明此道一定有吸引他的地方。
因此,谢怜才想要见识一下这个从未接触过的道途。
她伸出一根手指,动用法力,试图牵引香火之气。
但祝青青却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