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两月有余。春去夏来,安然乡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光里,如同蛰伏的春蚕,悄然蜕变,根基日渐深厚。
那百亩坡地己是绿意盎然,稻禾在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溪水通过新修的渠道潺潺流入,滋养着这片希望之田。
陆青每日巡田,脸上带着老农般的欣慰笑容。粮食,是乱世中最大的底气,眼看秋收有望,全乡上下心中都踏实了许多。
王老五带领的工匠组,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垒起了第一座小型高炉。
当炽热的铁水首次从炉中奔流而出,浇入模具,冷却成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铸块时,整个工棚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安然乡的钢铁自给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虽然产量依旧有限,但打造兵甲农具的效率和质量己不可同日而语。
安然营扩编至一百五十人,分为三都,由石猛和两名提拔起来的悍勇老兵分别统领。除了日常的队列、体能和搏杀训练,林枫还加入了简单的旗号、斥候侦察和土木作业训练。
士兵们身着新鞣制的皮甲,手持统一制式的铁枪腰刀,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但行列之间己有了一丝森严气象。
人口己稳定超过西百,新增的流民被妥善安置,按照安然乡的规矩参与劳作,学习乡规和基础的“格物”常识。
一座座更坚固的土木结构屋舍取代了原来的窝棚,乡间道路也被平整拓宽,甚至出现了一个以物易物的小小集市,虽简陋,却洋溢着生机。
格物院内,林枫处理政务愈发得心应手。
他建立了更完善的户籍、田亩和物资档案,制定了轮休和抚恤制度,使得乡内管理井井有条。
李安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堂和技术的改进上。
他不仅教孩童识字算数,也开始挑选一些聪慧的少年,传授更深入的数学、几何基础,甚至讲解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为未来培养技术人才。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李安和林枫都清楚,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一日,派往黑风寨方向的斥候带回消息:黑风寨与青龙帮的摩擦近日陡然升级,双方在边境地带爆发了几次规模不小的冲突,互有死伤。黑阎王和独眼龙都打出了火气,暂时都无暇他顾。
“看来,我们当初撒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了。”林枫看着斥候报告,对李安道。
李安点头:“让他们狗咬狗,对我们有利。但也要警惕,无论哪一方获胜,下一个目标都可能指向我们。”
“主公所言极是。需令石猛加强西南方向的戒备。”
另一股暗流,则来自王珩。
按照约定,三个月交易期将至,王珩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
既未派人来接洽第二次交易,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那胖子莫非反悔了?或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石猛猜测。
林枫摇头,眉头微蹙:“王珩此人,精明似鬼,绝不会做亏本生意。首批雪盐运往富庶的吴越,利润必然丰厚。他不动,反而更令人不安。恐其在暗中谋划什么。”
李安亦有同感。王珩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安静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果然,数日后,一名负责在外采购些针头线脑等乡内无法自产之物的乡民,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乡长,林先生!小的在三十里外的集镇上听说,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一种和咱们的雪盐很像的盐!也是白花花的,卖得比官盐便宜,但比咱们卖给黑风寨和王先生的要贵一些!听说,是从南边来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