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副沾染了主人鲜血与荣耀的狰狞面具,静静躺在木匣中,仿佛仍在等待下一次冲锋的号角。
面具被油布包裹了数层,妥善地安置其中,收敛了所有戾气,只余下冰冷沉重的存在感。
它再也不是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标识,也不是邺城王府中需要小心藏匿的罪证。
如今,它只是一件遗物,一个沉重的象征,一段被血泪浸透的往事凝结成的实体。
自韩武那日突然寻来,己过去了数月。
小院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韩武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久别重逢的激动与慰藉,更带来了外界翻天覆地的消息和无法回避的未来抉择。
韩武并未久留。
那日匆匆一见,确认元姝母子安然无恙,并留下两名最得力的手下加强护卫后,他便再次离去,如来时一般悄然。
他如今的身份敏感,北周虽己覆灭,但中原大地并未真正太平,各方势力仍在角逐。
他身为昔日北齐悍将,兰陵王旧部核心,他的行踪必须万分小心。
他需要去联络更多散落各处的兄弟,为王妃和小主子的未来谋划一条更稳妥的路。
但他带来的消息,却让元姝本就沉重的心情,更添了几分复杂。
北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后,其子宇文赟昏聩残暴,很快身死,朝政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
不过短短的时间,杨坚便篡周自立,建立了隋朝,改元开皇。
如今的中原,己是隋朝天下。
杨坚正雄心勃勃,厉行改革,整顿内政,积蓄力量,其剑锋所指,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偏安江南的陈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趋势己愈发明显。
而关于兰陵王高长恭的传说,并未随着北齐的灭亡而消散,反而在乱世之中,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继续流传。
或许是因为他悲剧性的结局,或许是因为他那近乎传奇的军事才华和以少胜多的战绩,他成了许多人心目中一个悲情英雄的符号。
在茶馆酒肆,在田间地头,偶尔还能听到说书人或老卒们,唾沫横飞地讲起“鬼面将军”邙山突围、五百破阵的英姿,最后无不以一声叹息和对其冤死的愤懑作结。
这些消息,让元姝既感到一丝慰藉——长恭并未被彻底遗忘,他的价值在敌国君主和民间百姓那里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承认。
又感到深深的不安——名声这种东西,无论好坏,对于他们这对需要隐姓埋名、挣扎求存的母子而言,都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尤其,是当慎儿一天天长大。
那日韩武突然到来,虽及时表明了身份,但那个“王妃”的称呼和韩武激动的跪拜,还是在早慧的慎儿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不再满足于“父亲是普通读书人”的说法,开始追着元姝和高福,用那双酷似其父的清澈眼眸,问出更多难以回答的问题。
“娘,韩叔叔为什么叫你王妃?”
“福爷爷,大将军戴的面具,是什么样的?真的那么吓人吗?”
“娘,我爹爹……他真的只是读书人吗?他会不会……也像故事里那个将军一样厉害?”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根针,扎在元姝的心上。
她和高福只能含糊其辞,用更多的故事和劳作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但元姝知道,隐瞒终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