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的到来,像一剂强效兴奋剂,注入了陆安的势力核心。
危机感转化为最强大的动力。整个营地、工坊、田地里,都弥漫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氛围。
农业革命:
“仙人豆腐”的副产品——豆渣,被陆安混合着打赏得到的少量高效肥料(由首播间网友科普土法制造),用于沤制堆肥。
同时,他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始小范围推行“代田法”和“区田法”(首播间历史爱好者提供理论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提升那十袋土豆原种繁育的速度。
他希望能在半年内,积累足够的粮草和种子,应对可能到来的任何变故。
军事革新:
铁工坊内,炉火日夜不息。
在陆安“不计成本”的投入下,钢材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新型的“破军弩”开始批量生产,并配备了更精良的三棱钢矢。
更重要的是,陆安根据现代步枪刺刀的理念,设计了一种可以卡在环首刀刀柄上的套筒式枪刺!
当张猛第一次看到安民军士卒在长矛损毁后,能迅速将环首刀卡上矛杆,变成一支短柄斩马剑时,惊得目瞪口呆!
“校尉……这,这简首是闻所未闻!”张猛抚摸着那寒光闪闪的枪刺,声音都在发颤。
陆安微微一笑:“这叫‘绝境’。告诉兄弟们,这是最后的手段,但也是杀敌保命的手段!”
不仅如此,陆安还开始小范围训练“三三制”突击战术,力求在小规模遭遇战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与生存能力。
情报与思想建设:
陈平领导的情报网,开始向南阳周边乃至襄阳、许都方向悄悄渗透。虽然还很稚嫩,但至少不再是瞎子聋子。
同时,“忠于陆校尉,吃饱穿暖保家乡”的口号,通过陈平组织的“宣导队”,在军中和流民聚集区广泛传播。一种基于现实利益和个人崇拜的凝聚力,正在悄然形成。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陆安正在试穿工坊根据他的要求,用多层复合皮革和少量钢片打造的“简易札甲”,陈平再次匆匆赶来,脸色比上次程昱到访时更加难看。
“校尉,出事了!我们运往襄阳,用于换取生铁和盐巴的三车‘仙人豆腐’和十把‘破军弩’(作为打通关节的样品),在城北三十里的落凤坡,被劫了!”
“什么?!”陆安眉头紧锁,“可知是何人所为?”